总统弗朗迪西访问华盛顿,引起了国内外的震动,阿根廷在必隆时代以前,跟美国佬一直不对付,甚至想走所谓的第三条道路。
美国在以前阿根廷的舆论宣传中,或者说是必隆的宣传中,一直是敌人的态度,现在正式开展对华盛顿进行国事访问,拉投资也就算了,现在还是去华盛顿拜山头,这是彻底的妥协了。
中情局对美洲后花园的渗透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地步,不少国家已经换上了亲美的一把手。
以前的阿根廷很有大国的潜力,以南美小霸主自居,现在衰落下来了,跟美国佬妥协示弱,首先就引起了军方的不满,与此同时劳工阶层也觉得不满,都认为这是对必隆主义的背叛。
在左边劳工阶层看来,前段时间总统府将英美外资引向国内,将巴塔哥尼亚地区的石油开采权授予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已经是出卖国家利益的举动。
其中南方石油公司和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极力反对,要求也有一起开发的权力,舆论也出现总统府涉嫌低价出卖阿根廷国家资产的嫌疑,国会不能再卡住这个议案多久了。
现在总统府还打算要改革低效的国有工业,裁撤工人、压制工人运动,更是与必隆主义完全背离。
在右边军队看来,本届总统府过分强调工业、忽视农业,这已经让他们不能满意了,现在军方是阿根廷农业集团和军工共同体的代表。
阿根廷军方纸面实力还是很强的,虽然军队经商影响了战斗力,但有钱又能造枪,确实有自傲的资本。
现任总统府也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给拉潘帕省带来巨大的麻烦,也会带来巨大的机会。
以往阿根廷因为出口商品主要是农牧业产品,剩余价值极低,加上私有制把外汇都存留在私营公司手上,总统府缺钱,只能靠印比索兑換美金。
总统府大量印刷比索导致通货膨胀,其实在阿根廷这样的国家确实是非常奇葩的,毕竟很多时候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生活物资短缺,作为地广人稀的粮食肉类出口大国,确实相当罕见。
阿根廷国内的粮食价格一直能跟得上民众的工资,供给十分充足,只有必隆下台前几年也就是51年前后有过几个月的粮食短缺,其他时候并不存在这种现象。
以前阿根廷大部分的外汇基本上都是由农牧业势力集团创造和把持,必隆时代被集中回归到出口部门也就是总统府,但必隆下台后又重新回到私营公司手里。
阿根廷官方的外汇被必隆花的差不多,后来的军政府也一直面临外汇短缺的现象。
最近5年布兰卡市推进快速工业化,工业生产能力逐年上升,特别是重点投资钢铁、机械、汽车、电力、化工业,为拉潘帕省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械和高质量的农用化学化肥产品,给城市带来了充足的水电供应,让拉潘帕省的经济全面发展起来。
整个拉潘帕省的通胀形势也得以缓解和好转,最近两年通过增加各种工业制成品和钢铁、化学工业原料出口,赚取外汇大幅度提升,已经彻底超过了农业部门的外汇。
现在西方国家虽然仍然在实行一定的贸易保护主义,但已经不限制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阿根廷生产的服装、玩具、皮革等产品的出口得以迅速扩张扩大,有很大的市场。
像钢铁、石化、汽车、造船、机械加工等工业则主要满足于阿根廷国内和周边国家的需求。
整个50年代,随着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欧洲的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从40%下降到10%左右,给了阿根廷制造获得了大量的机会,这也是圣赫塞推动出口加工业能获得成功的原因。
拉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改之前高关税的保护政策,平均关税下降到20%,这也会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拉潘帕省已经不缺外贸市场。
现在布兰卡市大量举债和发行债券,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外贸的发展,布兰卡市完全还得起,所以他能轻易获得了大量贷款和资金用于建设。
每年的经济增长都高得离谱,不少国内私营公司和外国银行愿意借钱给布兰卡市,普通人也认为这是非常好的理财方式,以此获得回报。
通过发展工业,圣赫塞证明了阿根廷也可以搞工业化,而且可以搞得不错。
现在有了布兰卡市这个例子证明农牧业称雄的那个时代回不去了,不工业化,只有死路一条。
新总统府宣扬民主,要求取消前任军政府民众参与政治的禁令,给必隆主义者上台的机会,军方认为必须予以制裁。
圣赫塞也是趁着这个时候前往科尔多瓦沟通和洽谈合作,寻求一线生机,拉潘帕省本身就是潘帕斯草原的一部分。
而且阿根廷因为各省政厅都不肯向中央政府纳税,所以自由度很高,除了不是单独的国家,基本上大差不差,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太受总统府管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恩财团和还没完全发展起来的布兰卡市可以面临强大的跨国公司的竞争。
这是圣赫塞要集中市政厅的权力,改革的原因,这是拉潘帕省宪法赋予他的权力,他也必须整合起足够的资源才行,承担起责任。
环环相扣下来,总统府没钱,以前只能印钞票,要不就发展工业和获得外国投资,显然后面的这条路更行得通。
科尔多瓦虽然是军方大本营,而且是大地主农场主农牧业业集团的重要据点,却是比较开放的。
主要是有了圣马丁市这个钉子出现,工商业的利润空间确实比农牧业大的多,在不影响利益的情况下,也想跟布兰卡市合作一下。
现任总统府和圣赫塞的很多经济发展方式都是类似的共同点,其实也是和他有很大关系,或者说加强了这个趋势。
圣赫塞和现任经济部长、财政部长、海关总署建立了比较亲密的联系,甚至可以影响到总统府的一些决策。
作为不妥协激进公民联盟的地方实权派,圣赫塞的地位也是能排进前十的。
激进党一直是阿根廷的中间派,既不偏向军队,也不过分依靠劳工阶层,稳定时期可能还好,现在是两边不讨好了。
弗朗迪西上台后,因为阿根廷的外汇已经枯竭,无法再继续补贴国有工业,所以他必须做出改变。
但不管是劳工阶层还是军方,都是对经济发展不擅长的,他们的代表分别是必隆主义和前两个军政府,目前只有激进党能搞定这件事。
圣赫塞没有担任新总统府担任什么要职,他的分量确实是有一些的。
在布兰卡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也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他的很多发展意见通过拉潘帕省的议员提交到了国会,也有的直接上达总统府。
拉潘帕省作为小省和新省,并没有太复杂的利益关系,搞起改革来阻力也没那么大,就算有也被圣赫塞扫清了。
这次拉拢或者说是对科尔多瓦示好,也是有一些考量的。
弗朗迪西政府制定了“吸引外资+进口替代”的经济政策,总统府高官奔赴欧美,大力进行招商引资,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整个五十年代美国的经济虽然也在增长,并出现相对繁荣,但其增长速度远远不及西欧和日本,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仅高于英国。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工资成本高而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除英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在5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增长迅速,以前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现在拉美地区也开始获得投资。
纽约的红杉资本则在经过联邦调查局大量的调查,以及付出大笔政治献金,终于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面临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促使弗朗迪西政府加速工业化进程,这对圣赫塞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是坏事,尽管这很大概率上也加速了他的下台。
圣赫塞也与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建立了联系,不过很多是在政策制定之前,但并非主流。
现在英资重新进入了阿根廷铁路行业,美国标准石油获得了阿根廷的石油开采权,雪铁龙、福特等23家汽车厂商准备在阿根廷开工厂。
可以预见,在英美外资的帮助下,阿根廷汽车、石化、钢铁工业将会突飞猛进,但也会给科恩财团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圣赫塞不得不提前做好预防。
除了石油、钢铁这些重化工业,还有一些新的跨国公司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杜邦,孟山都也准备进入阿根廷市场,是恩科电气阿根廷公司、玛雅化工、未来农业、安第斯烟草、巴伦银行强大的对手,但也是发展扩张的好机会。
到时候有一大批阿根廷公司会破产倒闭甚至收购,这无法避免,科恩财团也面临巨大困难,不过已经当上高官的圣赫塞也不会惧怕这些跨国公司,要真刀真枪的干一架才知道成色。
其实要说,还是南方石油压力最大,不仅面临国家石油公司的打压,还有标准石油公司的竞争,好在有意大利石油的外援,也不是很怕的。
……
圣赫塞的智囊团仍然密切关注拉潘帕省以及整个阿根廷的人口增长,而且采取各种措施为拉潘帕省吸引到更多人口,他们全部都是铁杆的人口增加派,而且坚定的团结在圣赫塞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