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军火工业和英国汽车

斯特兰将布兰卡柴油机厂五大系列产品调整为两大系列,主攻卡车、汽车、军用机械三大市场,确定自主研发的BKC59柴油机为主导产品,并迅速打开了市场,和新科恩重工的科恩卡车制造厂,圣马丁汽车厂,雷顿汽车,迪特利亚汽车,新科恩重工军用机械厂达成深度合作。

斯特兰改进生产流程砍掉多品种、小批量轮番生产的传统生产方式,让改建引进的生产线发挥更大作用。

圣赫塞对斯特兰的能力也十分看重,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布兰卡市柴油机厂被更名为斯特兰卡尔动力公司,并把几家相关的工厂并入,增选斯特兰为下一届布兰卡市议会议员备选,让斯特兰极为感动。

布兰卡市议会议员规模已经从一开始的13人增加100多人,平均4万人就有一名议员,新增选了很多外来人员的代表,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已经基本可以照顾到大部分人的权益。

圣赫塞曾对布兰卡市议会进行多次改组,议员不管是地位还是提案的权力都是很高的,议员如果从政的话,后续还可以获得竞选区长,县一把手的权力。

布兰卡市的很多议员都是圣赫塞智囊团成员,对布兰卡市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力,很多优秀提案也会被布兰卡市政厅采纳。

议会也并不是平和的,吵架打架的事情常有,很多小团体,也有不少圣赫塞的反对者。

在阿根廷引进技术方面,艾德礼首相和他领导下的英国,是最佳技术来源,美国人的技术拿不到,差一点的英国技术也是不错的。

英国佬除了引导汽车厂合并外,还不断出台规定,强制性提高汽车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这就让原本活跃的中小车企更加活不下去了。

不切实际的福利是一切灾难的根本,圣赫塞深以为戒,在布兰卡市,他砍掉了除基础保障外的福利,节省了财政支出的同时还节省了本土公司的运营成本。

布兰卡市的现在不管是市政厅还是区政厅,现在都是事情一大堆,一堆破事需要担忧,不管是哪个重要的一把手的位置上,决策,责任,指导,都是实际意义上的压力。

特别是疯狂涌入的人口,对于圣赫塞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印度裔阿根廷人已经亲切的称呼布兰卡市是“南美小孟买”。

哪怕整体城市规划的不错,人多了以后,也都变成了乱糟糟的,特别布兰卡市实际管理人口突破500万以后。

布兰卡市各地西班牙方言汇聚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布兰卡文化。

……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第一个充满全球性竞争的产业,美国、欧洲作为世界汽车生产中心,开始向海外扩张。

日本是未来第一个挑战汽车工业成功的国家,第二个勉强加上南朝鲜,第三个则是新华夏,而在遥远的未来,新华夏的新能源时代,崛起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启乱杀时代,这就是世界三大汽车市场的力量。

要成为一家伟大的世界级汽车公司,必然要拿下三大汽车市场中的两家,而只要拿下其中一家就已经可以排的进世界前二十。

阿根廷汽车工业的未来必然坎坷,毕竟离阿根廷最近的美国汽车市场和欧洲汽车市场都拥有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且随时面临美国佬的经济制裁,但圣赫塞也并不打算放弃汽车工业。

“如果因为未来前途暗淡而放弃努力,那是可耻的。”

阿根廷汽车市场没有承担本土几家汽车公司的容量,也是值得为之奋斗的。

阿根廷本土汽车市场也随着汽车竞争降价而扩大,去年国内汽车销量规模达到了23.7万辆,成为全球十五大汽车市场。

美国车企杀向阿根廷,欧洲生产的小型汽车开始涌入国内,凭借廉价、质量可靠的特点,在阿根廷一通乱杀,雷顿汽车的市场份额开始暴跌。

雷顿汽车销售车型单一,靠着菲亚特600吃老本,重金自主研发的型号颜值不高,三大件都不太行,加上质量问题频发,危机有爆发的趋势,新的一把手安迪上台后才扭转了这个趋势。

安迪除了前往德国,最重要的行程是英国,德国人现在除了生产海量的甲壳虫,其他几大汽车厂商的发展还是比较一般的,而且巴伐利亚汽车厂,梅赛德斯这些汽车厂混的都还可以,技术授权,出售生产线都是不可能的。

奥迪汽车目前只能说有点进步,离大众这些二线厂商还是有点差距的。

和意大利菲亚特汽车交流失败后,奥迪也只剩下英国汽车厂商合作了。

对阿根廷人来说,英国佬的技术水平都是不错的。

55年的时候,英国本土就已经只剩下两家汽车公司了,一个是利兰汽车公司、另一个是英国汽车公司。

老牌工业大国的排面还是有的,但不多,目前的英国工党还是不太擅长应对复杂的经济局面。

在英国同步进行高关税贸易保护政策下,这两家汽车公司几乎完全瓜分了英国本土的汽车市场,英国汽车虽然号称世界第四大车企,但手上其实握着近三十个英国本土汽车品牌,但从合并成立以来,产能连续下跌、企业不断亏损,不得不谋求出售一些汽车生产线。

英国佬的汽车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不差,阿根廷本土汽车公司如雷顿汽车,圣马丁汽车都选择购买英国佬的二手生产线,特别是雷顿汽车,与英国汽车谈判两年,今年终于拿下了利物浦的一个完整的中型工厂,布兰卡市的港口正在卸下货物。

和日本汽车工业一样,阿根廷汽车工业正在引进英国佬的技术,虽然发展缓慢,但总算是在向前发展的。

除了雷顿汽车,布兰卡市剩下的五家汽车公司分别和英国汽车厂合作,引进生产线年产量从2000辆到5万辆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