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她现在的小日子过的,还能喝上奶茶了。
按照古代的惯例,农历新年要一直过到元宵才算完,有些慵懒舒泰的地方,甚至要到二月二才会重新忙活起来。
丹娘在入冬之前就做了十足的准备,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庄子上家家户户都有存粮棉衣过冬,日子比起往年好了不知多少倍。
下午晌,沈管事带了一驴车的东西来孝敬丹娘。
“也没什么稀罕东西,都是庄子上那些手巧的妇人们做的。这不没几天便是元宵节了嘛,大家伙儿感念着奶奶的恩情,特地做了送来的。”
沈管事着了一身清灰棉服,戴着一顶崭新的瓜皮帽子,那帽檐还做了一圈绒毛已作装饰,瞧着已颇有几分庄务管事的模样,倒也赶紧体面。
丹娘隔着屏风瞧了一眼,夸道:“你这样穿很好,出门在外的,代表着的也是咱们府里的脸面。”
“大奶奶真是夸错我了,老奴不过是个庄稼人,承蒙大奶奶恩典才有了今日的舒坦日子,嘿嘿嘿。”他憨厚地笑起来。
末了,他压低声音:“上回年前与大奶奶说的事情,您可还记得?倒不是我多嘴要告状,只是那沈管家……愈发过分,趁着大奶奶您不来庄子,要了好些之前跟他的人过去。”
“我竟不知,这些人的身契何时去了沈管家手里?”丹娘声音幽幽,透着些许冰冷的笑意。
“大奶奶放心,自是无人愿意听他的。大家伙儿又不是傻子,如今跟着大奶奶有吃有穿,过年还有压岁钱可以拿,多好的日子呀!谁会想不开,猪油蒙了心,还去跟那人做事吗?况且,这庄子是大奶奶您的,可不是他沈管家的。”
她笑了:“说得对。其实吧……庄子上早就用不上沈管家这号人了,以后也不必这般称呼他,没的给他抬高了身份,还以为自个儿跟从前一样呢。”
“大奶奶的吩咐老奴记下了。”
“这个沈管家……原先叫个什么名儿?”
“他是沈家的老人了,祖祖辈辈都在这儿,原先还是请了沈家老太爷给取的名字,叫什么……双春。对对,沈双春。”
丹娘抿嘴轻笑:“这沈双春的腿伤应该好了吧?”
“好了好了,都好全了,年前我还瞧着他在田埂上晃悠呢。”
“也罢,过了年,你带上几个人给这沈双春挪挪地方。都是一个庄子里干活吃饭的,凭什么他不做事还能住那么大的院子。他若是有不服气,便让他住到庄子前头的屋子里去;若是继续不服气,那便在田埂上随便给他寻个窝棚便罢了,也不必回我。”
说罢,她冷冷笑道,“若是他想去圣京寻太太……这人就不能留了,回头我会把他的身契找出来,一并送到府衙登记,回头寻个靠谱的人家把他卖了便是。”
沈管事听得冷汗津津,忙不迭地连连点头。
再无旁的事情汇报,他便转身离开。
回到庄子上,好些农户都围上来追问,沈管事这会儿也觉出滋味来了,将丹娘的话照样说了一遍。
众人一阵惊讶,随后又是欢天喜地。
真不愧是大奶奶,端的是狠得下心的,沈家多年老人也能下得了狠心卖了。有了这番话,大家就像吃了定心丸一般。
毕竟谁也不愿再回到沈双春管理庄子时的日子。
丹娘这会儿忙完了,正在和几个丫头们一起盘点沈管事从庄子上带来的点心。都是农户妇人们自己亲手做的,桂花糯米粑粑,豆沙年糕,还有那一块块足有巴掌大的烙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