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子将熟之际,沈家的房子总算是盖完了。
沈蓉一家子总算搬回了桃花村。
因为家里人口变多了,原先后面那一亩菜园子,沈蓉直接用来盖了房子,有正房,东西厢房。
沈蓉带着孩子住后面的院子。
前面的院子格局没变,给爷爷奶奶和姜夫子住。
乡下的房子不像城里那样讲究,并没有给下人住的倒座后罩房,府中的几个下人便住了挨着厨房的两间西厢房。
尽管沈蓉尽量不跟村里人区别太大,可二进青砖瓦房在桃花村依旧很显眼。
不过显眼没法子,家里人多,不弄大一些,根本就住不开。
房子上梁那天,满村的人都来看热闹了,当然,喜钱也没少抢。
沈蓉不是个小气的,不仅准备了一箩筐的铜钱,铜钱里还塞了不少银子。
一钱的,两钱的,碎银子扔出来后,梁下的人立马开始疯抢,一时间热闹非凡。
当天的席面是刘金凤带着村子里的娘子们张罗的。
六爷爷也不知是高兴,还是别的,当天喝了不少酒,喝得酩酊大醉,六奶奶拦都拦不住,最后只能随他闹腾去了。
回到桃花村的六爷爷果然去沈蓉当初猜的那样,再次重操旧业,给村民们看病。
只是,他还是跟以前那样,只收一点儿药钱,不收村民们的诊费。
沈蓉担心老人家为了给村里人省钱,又跑山里找药去,便提出收回一部分租出去的田,尽量选靠近村子的田。
她把租出去的田收回来,再次种上适应当地气候药材。
这样一来,日后她拿药材出来也有了借口,不然还真让年过七十的老人家上山采药去不成?
一家子就这样他们慢慢地在村子里安定下来。
沈武和陆氏见女儿和外孙外孙女都住村里,还有家里读书的孙子,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搬回桃花村。
至于孩子,读书的留桃花村里,他们来照顾,没读书的孙女们愿意回老家住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