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持续召唤 关羽兵败之谜

最后因为其弟糜芳背叛,羞惭而死。

其实关于这一点也是杨逸最为不解的地方,也可以称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谜团之一。

糜芳为何背叛?

他贵为刘备的“小舅子”,深受宠信。

关羽能将江陵城交给他,说明了他在荆州军中的地位。

杨逸不相信只是因为关羽在公开场合责备了他几句,糜芳就怀恨在心,然后“背刺”关羽,导致蜀汉大败。

这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成熟一点的普通人都不会如此冲动。

何况糜芳还是坐镇一方的蜀汉重臣,怎么可能为了言语上的冲突,便做出惊天之举。

杨逸也不太同意他被东吴收买的观点。

东吴不可能给糜芳类似于蜀汉的地位,更加不用提比刘备更加重用他。

糜竺、糜芳兄弟在刘备最为落魄的时候,便陪伴在其左右。

不仅倾尽家财支持,还将妹妹许配给他。

当初曹操也曾经以高官厚禄拉拢过两人,都被他们拒绝,坚定表示跟随刘备的决心。

所以糜芳应该不缺“忠心”。

如果说离开兄长的影响,他就会轻易接受东吴的蛊惑,这也不合常理。

糜芳要是如此“天真”,刘备不可能将其外放,并且还是镇守江陵城这种战略要地。

要知道糜芳归顺东吴后,似乎就消失了一般,史料再也没有太多记载。

说明他并没有进入东吴的高层。

不缺忠心,在蜀汉地位显赫,深受信任,归降东吴并没有受到重用,那么糜芳为何要投降?

当时荆州军只是遭受挫折,并不是溃败,如果不是因为糜芳献了江陵城,最后的结果还很难说。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背刺”,才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对于糜芳投降东吴,杨逸曾经翻看了许多史料,其中的一段颇为有趣。

糜芳献城投降,吕蒙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入城,而是在城外营寨开始大肆庆功。拿下江陵城,意味着将荆州军的家眷握在手中,尚在前线关羽的结局已经可以预见。

就在此时虞翻劝谏吕蒙。

“糜芳是真心归降,但城中军民未必是,将军还是尽早入城为好。”

杨逸每次读到这里都会感到疑惑不解,为何东吴上下都如此信任糜芳,不仅是虞翻,吕蒙亦是如此。

他们从来都没有怀疑过糜芳会“诈降”,要知道对方可是刘备的“小舅子”,也属于蜀汉的外戚。

怎么就这么信任糜芳?

更为讽刺的是,城中的军民还真的瞒着糜芳,准备伏击东吴军队。

综合分析之后,杨逸认为糜芳投降东吴的真相只有两个可能。

一是他本身就是“东吴的人”,早在赤壁之战甚至更早之前,糜芳就已经暗中投效东吴。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美人计”,东吴针对糜芳的喜好设定的圈套。

这也完美解释了为何他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却不见现身东吴朝堂,很有可能就是携美隐居。

只是坑苦了兄长糜竺。

事发之后,刘备并没有责怪糜竺,并且恩宠不减。

糜竺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竟然为了此事“羞惭而死”。

就是不清楚身在东吴的糜芳会不会为此感到良心不安。

其实三国时期有着许多难解的谜团,这不过是其中之一。

杨逸是众人的主公,但是这些“伤心往事”也不好当面询问,只好寻找机会再一探究竟。

对于他这样的“三国史发烧友”也是种折磨。

张翼,字伯恭,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蜀汉小五虎之一,东汉司空张皓玄孙,西晋广汉太守张微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