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二人进入画舫后女子就示意二人坐下。李子豪看着两个提前准备好的蒲团就知晓自己大哥早就准备好了。
“这位是秋梳,是这的主人,与我相熟。”
“想来这位就是李二公子了,没想到你们兄弟二人皆是人中龙凤。”
李紫皓不失礼貌的笑了笑,没有多说。
女子为二人沏茶倒酒,李紫煜开口道:
“大楚太子据说要来安水国了,说是奉旨筹粮赈灾。紫皓你可了解这位太子?”
李紫皓摇了摇头。
“看来如今当务之急是应付这位千里迢迢从帝都赶到安水国来筹钱筹粮的太子了,来者不善呐!”
李紫煜听后也是皱起眉头。显然这件事非常棘手。比起李紫皓的江湖历练,自己似乎对朝堂上的事情看的更加明了。
“这件事表面上是大灾导致,可若真的说到底还是绕不开“张杜之争”。”
见自己弟弟疑惑,李紫煜开口解释道:
“看来你身处江湖,对朝堂之事是一概不知。这所谓的“张杜之争”,也被称为吏治与文学之争。
代表吏治派的是如今儒家魁首的张江陵,代表文学派的是另一位儒家大先生沈静儒的弟子杜甫林。
大旱之事其实十几年前首辅江陵先生就有预感,不过到底是天时地利与人和三样一个都没占,导致江陵先生在这次首辅与次辅之争中失败了,一切关于他的事情也都被无声无息给掩埋了。
那是雍徽十二年,也就是你未离开安水国四年前,大楚皇帝罢免了两世首辅张江陵,次辅杜甫林接位。刚开始其实也没什么,即便这位沈静儒先生的弟子只不过为官才六载,不过此人权谋韬略即便是张相爷也是称赞不已。能如此年轻就做到次辅的位置就足可以看出此人的才智远非常人能比。
不过随着大旱的到来,世间就流传了一种说法,江陵先生罢相是导致这次大楚动摇的根本,不过我们这位皇帝如今似乎刚摆脱自己老师的束缚没几年,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
李紫皓有些疑惑道:“哥,我记得民间有个故事不是说这大楚皇帝曾艳羡张江陵的风姿和气宇。说什么“文场之元帅,朕终身师也,不得其一二。”“朕每见江陵,使朕精神顿生”吗?为何张江陵又会败给这个杜甫林呢?”
李紫煜接着说道:“杜甫林与江陵先生相比自然是如何也不济的,可有一点他却如何都比江陵先生有优势,他知道皇帝不想如何。
这件事情远没有我说的如此简单,当年又发生了什么或许只有江陵先生知晓吧。
当年江陵先生在这场“吏治与文学之争”中败走被罢相后,厌烦官场斗争的江陵先生回儒家时就曾送给如今的首辅杜甫林一首“求和诗”。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