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坪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上山砍竹子做竹筒,一家一天少了少了也能挣个二十来钱,比进城找短工强多了,就也想做。
打短工可不是什么天天都能找到活做的,做竹筒多好,就在家,天天都能做,甚至下雨了,都能提前囤了竹子在家做,一点儿不耽误,又稳定,又能顾着家里,还不用奔波,钱还多,多少人听说了都羡慕得紧。
但他们也询问了,夏二郎管着这事,压根不收外村的,只他们坪山村的,这让人很是遗憾,遇到了陈熙便想走她的路子。
“现在竹筒是足够的了,”陈熙笑着道:“再多是不成了,乡里乡亲的,大家认识那么多年,都是信任我。”
问出口的人也知道希望渺茫,只是不死心想问问看。
听到否定的答复,眼睛里光都没了。
但这也没法子的事,谁让他跟陈熙不是一个村的呢。
当初陈家和陆家退婚的时候,他们私下里还说过,还好陈家不跟他们一个村,要不然他们村的人出门都没脸。
现在好了。
才多长时间啊,他们都开始羡慕坪山村的人了。
等人走远,陈熙小声跟陈父道:“爹,咱们家现在竹筒的量都是富裕的,你可别一时脸皮薄答应了旁人,这口子不好开的。”
单单坪山村一村子,已经很多了,一个村的对外倒是还好说,若是开了口子,十里八乡,就不好拒绝了,到时候平白得罪人不是。
陈父当然清楚:“放心,我都跟你娘交待了,生意上的事我们一概不知,绝不在外面瞎应承,给你惹麻烦,就是有什么事,也会提前跟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