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单独开一章给书友科普一些现实中的神话知识,以神明在真实历史中的诞生为脉络。
主要原因,就是发现很多书友或许是过渡带入洪荒文视角,使其神话知识本就是各种二设、三设,杂加了各类洪荒文作者为了满足小说剧情,从而再改编内容。
还有一种对现实神话的错误认知,便是将网络上简短的内容介绍,当成是“噢,原来就是这样”。
究其根本,实际上还是因为书友们很少接触较为完整的神明神话内容。
作者说的内容,不是指哪些经文典籍中对该神明的是多么多厉害、又干了什么什么厉害的事情。
而是指该神明在我国古代是什么时期出现了他的信仰崇拜,而该神的起源——
也就是这尊神明是怎么被世人创造出来的,是来源于上古时代古人们对某一现象的观察,在经过总结后以文字流转,其中夹杂着古人的哲学思想观。
然后之后的古人,在了解这些内容的同时,将其中某些“要素”、“哲学事物概念”从中单独体现出来,并加以糅杂,再进行神化,经过漫长岁月新设定的加入,于是便成为我们当今人眼中的该神明形象。
还要再说明一点的就是,某些概念是外来的,也就是来源于其他文明,通过商贸、人群迁移等路径,从而融入到某个神明的诞生过程中。
说完这些,再谈一谈书友们会有“认知障”的原因。
上面说到有些书友是对现实神话并不算了解,完全是通过网文来接触,相当于接收到的内容,属于是完完全全的二道、三道、N道消息。
经过作者对评论区的观察,其实远不止如此,作者也只能感觉出还有几类书友。
不少书友其实阅读过一些神话故事的原文,而不是通过网文小说去了解。
比如看过山海经、道教的一些典籍、佛教的一些典籍,以及其他宗教信仰的知识。
同样的,作者也发现这类书友中,因为各自的喜好和倾向,使得书友们对神话的了解止步于此。
举个鲜明的、最具代表力的例子——
绝大部分书友,推崇道教神话,认为这是属于国人自己的宗教,并且认为道教神话是完完全全、最具有独特性,和其他宗教神话不同,是最“厉害”,也是“最棒”,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
这类书友最常犯的误区,就是强调道教是道家的继承人,二者是一体的存在。
至于原因?
望文生义,因为名称中都带有道字。
再者道家的代表是老子,而道教的老君就是老子,所以不少书友坚定的认为,就像表面看上去那样,二者是绝对的“一脉相承”,从而产生了别的宗教都是造神骗人,只有我们才不是如此的【优越感】。
但是但凡了解一二的书友都能知道,二者间的关系是一前一后,道家是学派,道教是宗教。
道家的老子是人,道教的老子是神。
由人到神的彻底改变,就是源于东汉时,五斗米道的诞生。
五斗米道,或称五斗米教、天师道,是东汉时期的张道陵建立。
祖天师张道陵,自称、划重点,是自称得到了早在战国时期逝世的老子的传承或授道。
隔着——战国七雄、秦朝、秦末起义、楚汉争霸、西汉建立、王莽篡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这漫长的时间岁月,将近五百多年。
或许很多书友觉得这是古人的浪漫、道家文化的间接传承。
且不说站在唯物史观、以及道家学说只是没落并未消失的角度。
祖天师的行为很好理解,当时就是传统而又常见的做法——假托古人、借名造势。
换成现代人更通俗易懂的说法,那就是碰瓷,不是贬义,而是实际如此。
就这样,老子开始了死后被五斗米教奉为主神,又在南北朝南梁时期,被已经出现编纂最初内容的三清所取代主神位置,南梁时期的三清神话设定还只是最初1.0版本,经过历朝历代再添设定,才有了当今的模样。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就能看到,道家和道教的关系,是后者早期发展时,为了打响知名度,将早已作古的大学者、思想家拉出来为为自己站台。
老子和三清的关系也很简单,老子为主神的神话体系被舍弃,改用三清取而代之,成神的老子被矮化,然后成为了太清也就是道德天尊的化身。
类似的,也有古代知名人物,不少都被道教典籍写作是三清下凡时的化身,按照其理论,就是正因为千百年后道教神明诞生,才有了千百年前、道教都没有存在时,我们祖先才能留下光辉的成就。
用唯物史观看,就是颇为有趣。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道家和道教根本上的不同。
道家是学者属性浓厚,道教则是以鬼神之说为主。
那么看到这里的书友,恭喜你们初步抹除了一层认知障,同样也恭喜作者自己,写了那么多废话还有书友看到这里。
那么继续言归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