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希羽组的远视主义(上)

“前者是这次的主要目的,后者是次要目的。但即便是次要目的,研究所从明年开始也会想办法给研究所的新同事们安排上——‘正常入职工作的两到三年内,尽量确保至少一次前往两个不同语言或文化区的外国进行至少半个月的强制旅游,增长见识’,这种事情应当成为一种特殊的制度,就像当年的知青下乡一样。”

听到夏希羽的口中说了“知青”这个词却没有被沈涵曦翻译,乔伊立刻产生了疑惑:“‘知青’?沈小姐,这个词是……”

沈涵曦为不懂中文的乔伊解释完毕后,后者立刻明白了夏希羽发言中隐含的意图。

“所以,你希望自己研究所的同事们除了在国内的基层组织参与工作的同时,也能前往国外的基层地区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

夏希羽欣然点头:“对,正如乔治·凯南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像医生诊断一个难以控制的不可理喻的病人那样,用同样的勇气,同样客观态度,同样的中立立场和同样的决心去研究这个问题,避免受其感情上困惑或干扰。’【1】。”

“我觉得这段话非常有道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经历了之前那个狂热年代的他们在面对相关的问题时成功脱敏,进而冷静、客观、全面地思考问题,进行研究,进而给出解决方案。”

“我们研究所要解决的不只是数学问题,还要解决中国科学界的问题,同时还要试着为整个地球人类文明找到科研世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否则,总有一天,希羽组研究所也会失去活力。”

听到这里,乔伊双手竟然听得有些颤抖。

“我以为你是个科学狂人,没想到疯子比你理智得多。你知道这过程中要付出多少吗?”

面对眼前这位刚加入希羽组的女青年发出的提问,夏希羽一脸严肃地答道:“正因为我知道,所以我才感谢那个把我和沈涵曦她们带到这里的存在。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目前能不能保命还不好说。”

小主,

“既然我有了这样的力量,我就不能只是当一个新的学霸甚至学阀就完事,然后坐看人类随时朝着注定错误的方向发展下去。实现我的理想除了需要钱之外,还要有可行的方案。”

“问题在于,我原来的世界里,这样的方法本身倒是暂时没有被发现——不论是需要的科研设备、科研人员的培养方法还是其他的配套体系都没有。”

“在那种情况下,科研成果只有多少的差别,而没有是否可以完成研发的差别——假定一个物理学理论需要五十单位的科研点数就能研发出来,一位教授可以提供每个月5到6个单位的科研点数,一个讲师可以提供每月2个或3个,那么2到3个讲师就可以与一位教授完全对等。”

“实现这种方法除了需要不断地研发先进的科研设备之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大多数人都接受全新的生产关系,才能维持这样的科研秩序。现在的问题是,连我那个时代的科幻小说,都没有想象过这样的世界里会发生什么情况,更没有人去猜测科研人员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

“在我们去世前,能见到这种情形的萌芽就很不错了——至今为止,我还不知道这样的方案在修改器和灰风的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生产力和配套的生产关系,即是否出现了能做到我所说的这种情况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