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属狂潮:自由之旗 OR6-EP1:群山之巅(1)

“اريداناكونامريكيا!”

“欢迎加入自由世界,艾哈迈德先生。现在,你的工作已经开始了,请认真地履行您的职责。”

说罢,他拖着艾哈迈德向前走去。在征得了附近士兵的同意后,几名士兵协助麦克尼尔将其中一名老人从人群中拖出并迅速进行搜身以防对方身上藏有炸弹。确认目标安全后,这几名士兵将老人丢给了麦克尼尔,然后继续执行他们的任务、避免这些被包围的平民冲出封锁线。他们的臂章上那几个重叠的青色菱形底配着醒目的红色阿拉伯数字1的图案字样无疑说明了他们所属的部队: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1/1步兵营(行政上隶属第1步兵团),曾经参加过仁川之战的著名作战单位之一。

彼得·伯顿紧随在麦克尼尔身后,寸步不离。这种过于紧密的关系——如果不是因为伯顿平日从不掩饰他的吃喝嫖赌行为——几乎引来了一些恶意的猜测。

“可敬的先生,两天以前,你们派人向附近的安全部队报信说你们这里有村民失踪了,而我们和安全部队都认为是【信仰卫士团】绑架了平民充当武装人员。”麦克尼尔把语速放得很慢,以便让刚上岗的翻译能真实地将意见传达给被按倒在地的老人,“那么,请您解释一下我的几位战友为什么在钻进您的屋子进行检查的时候因为翻动了一个疑似装有腌制羊肉的桶上的重物结果被炸得连尸体都拼不全?”

“那是因为他们管不好自己的手,也许是在本土接受培训的时候走神了。”后面的伯顿插嘴说道,“是个人都知道外出执行任务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

“你少说几句。”麦克尼尔咳嗽了两声。

老人嘟哝了几句阿拉伯语,叶海亚·本·艾哈迈德没有立即翻译,而是紧接着就和老人争论了起来,全然忘记了他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保证麦克尼尔和这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之间的交流而不是自顾自地聊天,不过麦克尼尔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正他听不懂半句阿拉伯语,靠自学恐怕还得多花几年时间才能勉强学明白。他觉得自己学俄语可能得花上30年,那么学阿拉伯语大概需要300年也不一定能让他学懂。

等到两人之间的争吵结束了,麦克尼尔才慢悠悠地向艾哈迈德询问谈话的内容。

“这是用来防备敌人的,比如说敌对部族……”艾哈迈德挠了挠头,这种对他来说属于常识的概念对于美国人来说可能有些荒谬,部落、部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遥远名词,“……在这种小孩子从小就要学着拿起AK-47步枪打仗的地方,这其实应该算是常见的办法。”

麦克尼尔沉默了一阵,他摘下头盔,搓着自己的头发,然后再把挂着伪装网的头盔戴回去,也没有注意是不是有一些小虫子钻进了他的头盔里。他向旁边迈出几步,和伯顿讨论着处理方案,必须得让除了他们的敌人之外的各方都能感到满意,或者说让不满意的人永远没有发言的机会。

时值2003年3月,迈克尔·麦克尼尔和他那些同样来自同一个世界的战友们的意识降临在这个平行世界已经有3个月了。他还没能找到埃贡·舒勒和岛田真司的下落,也同样不知道卡萨德亲王的去向,即便卡萨德亲王可能仍然是某个阿拉伯国家的王子——2003年的互联网还算不上普及,他们也不可能拿到智能手机。

来到新世界的3个月中,麦克尼尔迅速地掌握了这个平行世界和他过去所经历的一些平行世界的差异。根据埃贡·舒勒过去所做的统计和分析,以及岛田真司从马卡洛夫的描述中获取的情报,如果某个平行世界的近现代历史和他们自己的世界历史几乎相同,那么作为盟国最大对手的俄国要么在1991年输掉冷战要么就是在那之前或稍后让全世界卷入另一场更加剧烈的冲突从而导致冷战变成了热战,正如麦克尼尔印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那样。

不过,到目前为止,他对美利坚合众国在这个世界上的绝对优势还是感到满意的。尽管俄国人勉强多支撑了10年,其收获不过是让合众国更全面地赢得了冷战。放眼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挑战合众国,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敢对合众国说【不】。EU仍然是合众国的可靠盟友,而合众国的竞争对手比麦克尼尔所了解的更加四分五裂、宛如马赛克。看来他注定不可能在这个世界里看到亚太联盟或是类似大东合众国、大亚联合一样的新兴霸权了。

“也许你赌赢了,伯顿。”麦克尼尔不得不向伯顿承认自己的失误,“看来你对李林的游戏规则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是我目前所见的最让我满意的合众国之一。”

“我可不认为我们能赢过一个魔鬼,魔鬼只会让我们产生赢了或者将要赢的错觉。”伯顿倒是清醒得很,“失去对手不一定是什么好事,麦克尼尔。那种既有挑战性又不致命的对手能够让你变得勤奋、自觉地改正各种缺点以便更好地应对竞争。”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看重合众国的长期发展规划了?”麦克尼尔为伯顿的观点感到震惊,他一度怀疑伯顿被人偷梁换柱了,“说真的,这种观点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受欢迎,大家更喜欢庆祝胜利并且无视潜在的风险。”

“我可没有改变什么,我只是想让自己能更长久地享乐罢了。”伯顿哈哈大笑,“国王或是富豪有时候会比常人更加拼命地工作,因为他们知道那是维持自己当前生活状况的必要代价。那些看不清这一点而只顾着享乐的,早就被历史淘汰掉了。不过……”他说到这里时明显地犹豫了一下,“就是像奥匈帝国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那样拼命的人也不可能对抗历史的潮流,决定结果的并不是他们自己是否曾经努力地工作过。”

伯顿还是那个伯顿,麦克尼尔想着。不谈居高临下的事后诸葛亮言论,这个世界的合众国及其公民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没有被扼杀在摇篮中,不必面对新冰期和饥荒,也不用面对第三次世界大战或外星人入侵,而且看起来根本没有崩溃的迹象。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至少麦克尼尔是这么认为的。警惕性需要用许多惨痛的教训换取,而这些损失却都要公民来承担。

为了让合众国的公民们能够自由地幸福生活,永远需要有人在海外保护他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