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经过考核的,考核合格了,才能拿着户籍贴入了军籍来。

李大郎的武艺自然是过硬的,对于要去军营里讨生活的李大郎来说,他是十分兴奋的。

少年郎,最是想要烈马狂歌,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

临行前,李大郎安慰着声音都厌厌的李大嫂的话里都带着兴奋劲儿。

“阿娘,你放心,我一定好好保重自己个儿,等儿升了等,薪俸都给阿娘。”

不论如何,孩子大了,总得要放他们出去奔前程的。

送走了李大郎,好似家里的精气神儿都短了一半儿似的。

如此,李大嫂对于露珠儿就更上心了,要不是李三娘坚持晚上自己要带露珠儿一起睡,李大嫂都要把露珠儿抢去了的。

这时候,李二郎又说:“儿想去考那科举去,儿去考算经科,过了,打小儿也能做个吏员来。”

李大嫂有些不同意,“你才多大,待你过了十五再说吧,现下先在书院再读一年书。”

李二郎不愿再浪费一年时间了,他觉得从自己打听来的消息来看,今年是条件最为宽泛的时候,对这应考的人的年龄也要求低,他自己恰恰是能卡着线去参考的。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李二郎把恳求的目光望向正堂上首坐着的李父,李父沉思半晌儿,抬眼去看李大兄,李大兄默不作声的轻轻点头后,李父就点头应是,“孩子都大了,自然有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想去,那就去吧。

书院那里先请假吧,若是考上了,那就去找先生辞学;若是不能行,那就再回去读一年书的好。”

自此,李二郎就在家备考一月后的算经考。

至于李三郎和李四郎这俩兄弟就都还小呢,自是还要继续在书院读书的,不过李家人这会子就不放心两个小郎君两人结伴去书院了,就请了宋大郎(李三娘的弟子宋茯苓之父)每日来回接送。

宋大郎很是把这当个事儿,每日里早早都到了李家门口,送了宋茯苓去隔壁女娘帮扶会里认字儿,再接了李三郎和李四郎去书院。

明日正好是李三娘的旬休日,李三娘就想着开展稳婆学堂第一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