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心中怒火中烧,誓要一举荡平吴军。他与朝臣们一番密议后,当即调兵遣将,要在大宋境内布下天罗地网。
第一路东路军,他委以重任于王审琦、杨光义二将,令其统率五万禁军精锐,沿途可不断征召地方兵马,直扑江淮。他们的首要任务,便是死死盯住泰州一带,阻截林仁肇所率领的吴军劲旅,绝不让其有丝毫喘息之机。
第二路西路军,则由王仁瞻、韩重赟两位勇将挂帅,同样率领五万禁军,气势汹汹地扑向西南方。他们的战略目标明确而坚定,那就是要迎头痛击吴军的西路兵马,将其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
至于第三路为中路大军,赵匡胤更是慎重其事。他亲自点将曹彬为统帅,令其统率十万禁军精锐作为先头部队,韩令坤、刘守忠二将则为副统帅,一同挥师南下。他们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那就是要全力阻挡苏宸所率领的兵马,绝不能让其有丝毫突破之机。
然而,这还未完。赵匡胤心中明白,这三路大军虽强,但要想彻底消灭吴军,还须得他亲自出马。于是,他毅然决定御驾亲征,率领二十万大军作为后援,待时机成熟之时,出奇制胜,便如雷霆万钧般对苏宸的主力发起毁灭性的打击。
不得不说,大宋确是兵强马壮,武将如云。除了已派往各路的赫赫战将,汴京之中,仍有许多骁勇之将尚未启用,如党进、王政忠、高怀德、田重进、米信等,皆是能征善战之辈。他们见赵匡胤决心已下,纷纷请缨,愿随君上出征,共赴国难。
“吾等愿随陛下,共灭吴军,誓死不退!”众将声音铿锵有力,满是坚毅与决心。
赵匡胤望着这些忠心耿耿的将领,心中豪情万丈,信心倍增。“好!有如此忠勇之将,何愁吴军不破!就让我们君臣同心,携手并进,共铸辉煌!此战,必胜!”
他声音洪亮,字字铿锵,回档在金銮殿上。
此时,赵普缓缓站出身来,言辞恳切地说道:“官家欲御驾亲征,臣深觉此举可行。然则,朝廷之中尚有诸多繁杂政事需得处理,若事事皆需写成折子送往前线,恐会贻误战机。因此,臣斗胆提议,皇子赵德昭天资聪颖,已具处理国事之能。官家出征之后,可委以他重任,令其代为管理国事,以确保朝廷运转如常。”
赵普此言,实则暗含深意,乃是为皇子赵德昭争取权势之举。赵德昭已届二十之龄,却迟迟未得封王,太子之位更是悬空未决。这使得朝廷之中,关于储君之选暗流涌动,一派支持赵德昭,另一派则倾向于赵光义。
赵普身为儒家读书人,极为看重传承顺序与正统之道,他坚定不移地站在赵德昭一方。再者,赵普一直辅佐赵匡胤,自然希望能在未来继续辅佐皇子继位,从而保全自己的权力与利益。毕竟,他与赵光义素来意见不合,因储君之事更是争执多年,早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此番提议,既是为了国家大局,也暗含了他对赵德昭的期许与扶持之心。
赵普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引来诸多大臣的附和。侍郎、员外郎、殿中御史等官员纷纷站出身来,他们或慷慨陈词,或低声附议,皆表达了对官家册封皇子赵德昭的支持。更有甚者,直接提出若能一锤定音,立赵德昭为太子,那将是国家之大幸。
“官家,臣亦觉得赵相所言极是,赵殿下天资聪颖,德才兼备,实乃储君之不二人选!”一位侍郎声音洪亮,言辞恳切。
“臣亦支持册封赵殿下为亲王,以彰显其尊贵地位,同时也好让朝廷上下一心,共谋国事!”另一位员外郎紧随其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随着这些大臣的纷纷附和,场面瞬间变得热闹起来。他们或三五成群地低声讨论,或高声发表自己的见解,整个朝廷仿佛被一股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赵光义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暗叫一声“不好”。他深知赵普此人老谋深算,极会挑选时机。如今皇兄赵匡胤欲御驾亲征,朝中主政之人空缺,赵普便趁机提出册封赵德昭之事。赵德昭已过弱冠之年,确实已具备管理政事的能力,这与三四年前的情形大不相同,令赵光义倍感棘手。
然而,赵光义心中虽急,却不敢轻易表露。他深知,一旦自己直接阻拦,那野心便如同被揭开的伤疤,暴露无遗。他这些年虽也积攒了些势力,但在皇兄面前,仍如蝼蚁般渺小,随时都有可能被收走。
因此,赵光义只能强作镇定,表面上不动声色。他暗暗思量,该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又该如何在不影响皇兄决策的前提下,巧妙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但赵普现在势头很大,从乾德二年(964年)升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独相十年。在此期间,赵普协助赵匡胤进行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重大措施,可谓功劳很大,名望很高,他此时一发难,响应众多。
赵匡胤听完赵普的提议,先是微微一愣,旋即心中便明白了赵普的用意。他不禁有些心动,自己的儿子赵德昭确实已经长大成人,似乎也是时候考虑这皇位传承的问题了。
从情感上来说,兄弟之情固然深厚,但终究不如亲儿子那般亲近。赵匡胤私心里自然更偏向于自己的儿子。然而,这些年来,他南征北战,身边总有兄弟赵光义相伴,两人从小到大的关系可谓是情同手足。若将皇位传给赵光义,也算是赵家人继承了家业,从家族角度来看,也说得过去。
正因如此,赵匡胤之前才一直颇为纠结,没有在皇子年幼时就立下太子。他心中有着诸多考量,既担心自己若在征战中突发疾病早逝,如同当年的柴荣一般,那年幼的儿子根本无法掌控朝局;又庆幸有兄弟赵光义在,可以作为一道保险,确保大宋的江山不会旁落。
然而,随着大宋局势的日益稳定,赵匡胤自己也还未到五十岁,身体依然硬朗,而儿子赵德昭也已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青年。当初的那些担忧如今已渐渐消散,因此,赵光义作为兄弟接班的重要性在赵匡胤心中也就逐渐减弱了。
他也要开始更加认真地思考,这皇位究竟该传给谁,才能确保大宋的稳定和繁荣。
()
赵匡胤心中怒火中烧,誓要一举荡平吴军。他与朝臣们一番密议后,当即调兵遣将,要在大宋境内布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