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新罗内乱(上)

目前殷无咎要紧之事乃是在真番郡和临屯郡建立大夏朝廷的官吏体系,编户齐民登记造册,只有这样才能向当地百姓进行收税。

五万大军人吃马嚼需要很多粮草,最起码也要先保证军队口粮自给自足,因此向百姓们征收钱粮便是当务之急。

在大夏与新罗两国立碑划界之后,本来殷无咎还在担心新罗军队的反扑,没想到新罗国内竟然爆发内乱。

新罗官员大恭联合他的弟弟大廉发动叛乱,全国各地共有上百名角干(高级贵族)起兵响应,正式拉开新罗大小内乱的序幕,而这也是新罗走向衰亡的开始。

金宪英在位期间仿照唐朝制度展开改革,全面汉化学习中原王朝的文化,以此强化中央集权,并将不少地方的地名改为汉名。

由于金宪英通过改革政策强化中央集权,所以遭到国内真骨贵族势力的抵制,不得已恢复废除已久的禄邑制,以确保真骨贵族相对独立的经济特权。

禄邑制是指按官位高低授予新罗官员数量不等的收租地为俸禄。

起初新罗只是龟缩在朝鲜半岛东南一隅,后来联合大唐帝国灭亡百济和高句丽。

大唐朝廷开始在高句丽和百济故地实行羁縻统治,故而便在百济故地设立熊津都督府,在高句丽故地设立安东都护府,并以新罗其地为鸡林州都督府。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新罗王金法敏趁着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安东都护薛仁贵回师西征的机会,联合高句丽复兴势力渡过鸭绿江,进攻辽东地区的乌骨城,由此拉开长达七年的唐罗战争。

新罗为了得到百济故地,举国上下跟着大唐帝国进行死磕。

在高句丽军牵制住辽东地区的唐军同时,新罗开始着手夺取百济故地,一鼓作气攻陷熊津都督府八十二城。

此时大唐帝国已经在大非川之战败给吐蕃,唐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遭到打破,不仅失去西域地区的安西四镇,就连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和西突厥故地也是岌岌可危。

当时白衣大食的呼罗珊总督进攻吐火罗,波斯王卑路斯无家可归逃至西州求助。

大唐朝廷为了稳住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故而派遣西突厥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步真”前去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