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楞严经修学法要 妙音0 6662 字 1个月前

当然:过去是不能改变,我们只有承当,但重点是,你要怎么面对它?

本经的思考模式很简单: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不管妄想怎么样,不要随顺它。它本身没有真实性的,达妄本空。我们《楞严经》没有要你去把妄想断掉,你动一个要断妄想的心,想跟它抗拒,那你就很辛苦了。

《楞严经》只告诉你——不要住在妄想,没有要你去对治妄想!

你不要不自量力啊!去对治妄想,你不是它的对手啊。它无始劫熏习而成,你短时间的修学佛法,你不是它的对手的。所以你修行要有理观,不能只是用事修的。第一个你不要住在妄想,要安住在真如。然后你去——培养一个善念,来取代妄想。所以这个调伏,就是开始培养一种善念,用布施的念头来取代,或者用布施的念头来调伏悭贪的心。用持戒的念头来调伏破戒的心。用忍辱的心来调伏嗔恚的心。所以整个在观心法门当中,关键点在第一个相,你从相当中看到过去。第二个缘,你今生的态度。

你看《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他本来是学医的,后来他遇到一位算命的孔先生,他说:你这个人很聪明啊,你应该读书啊!他说:你读书以后,你的功名可以做到县长。他讲三件事:第一个你的功名到县长;第二个你今生没有儿子;第三个你的寿命不长,只有到五十三岁。后来他很多的事情,果然都被印证了,这个时候,他就觉得生命没有什么意义,都被算准了。一个人果然不能摆脱过去,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他对于生命,他只有看一半,他只看到我从什么地方来,所以就认命。这部分当然对,但是一个人看生命,不能只看这部分,你还要看到你将往哪里而去。后来他遇到云谷禅师,告诉他:祸福由因,改变在缘,你不要老是看过去,你要看看你的未来要去哪里比较重要啊!

当一个人开始重视未来的时候,他开始自我反省。他就反省啊一个人要找原因啊,你今生的生命怎么会这样子啊?你向内心去观察,你就会找到原因。后来,了凡四训找到两个原因:我为什么会短命?为什么会福报这么薄?为什么会跟众生没有缘,都没有人愿意做我的儿子?他自己反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没有容。对别人不能包容。还有自己觉得自己很聪明,只要他自己看不起的人、思想跟他不一样的人啊,他那种苛薄,批判特别强,没有包容的心、太清高。第二个,没有忍,容是针对人。忍是针对事。他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耐烦、没什么耐性,所以就造成他没有儿子跟薄福的第二个原因。所以他开始修正。他往他内心的世界,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沟通。大乘佛法都是用沟通的,跟自己沟通。你必须要回到你内心的深处,跟你过去的你沟通。强迫是没有用的。

你看过去的我:是颠倒的,造了很多业,打很多妄想,当然业该受的都受完了,问题是这个妄想留下来。过去是颠倒的你,现在是觉悟的你。所以一个学佛的人,内心有两个你,一个是过去的想法,一个是现在的想法。所以你看我们经常会矛盾啊,真妄交攻。没有学佛的人,他只是一个想法,他很正常。你看学佛的人很矛盾就在这里,经常是真妄交攻。圣人也没问题,圣人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清净的想法。那么我们在非凡夫、非圣人,这个过程是最麻烦的,两个想法。那你必须用觉悟的心跟它沟通:诶,不要这样子,你现在这样没有包容心,对事情没有忍耐心,你永远成不了大福报。他开始改变自己,所以从前面的相状观察,他得到了启示,开始从言语上对治。很多事情开始包容,把胸量扩大,结果他又生了两个儿子,这个花报就出现了。两个儿子都做官,他本来五十三岁,活到七十四岁。他本来的官是做到县长,一个地方的小官,后来做到中央的高官。

从这个故事看来,意思就是说:佛法认为祸福由因,这一块是没有错,但是你要同时看到改变在缘。这部分外道没看到,外道只会把你的命算出来,他没办法告诉你怎么改变的。就是调伏。用种种的善巧方便,让你的心有容、有忍,往光明的面走。所以:

你心态改变的时候,你的果报就改变了。

那么这个就是以空假中三观,来面对你的想法、来调整想法。那么这个时候你会从一个比较狭隘的、丑陋的五阴,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五阴,它的主导性就在这个想,从这个地方来下手。

乙三、修行篇(分二:丙一、总标。丙二、别释。)

我们修行的开始,就是去作一些方便的对治,要有一个实际的下手方法。

丙一、总标(分二:丁一、徴问。丁二、示答。)

丁一、徴问

首先,是如来对法会大众的一个徵问:

【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我们把它作一个解释:佛陀讲修行之前,他先讲到两个基础,道前基础。他就问与会大众说:汝等已经决定要发菩提心,要开始趋向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么对于佛果、如来的这个妙三摩提(这个妙三摩提指的是什么呢?就是首楞严王三昧,或者讲真如三昧)对这样的一个正念真如的三昧,生起精进勇猛而不疲倦的心。这时候你要修这个三昧之前,你一定要:先明发觉初心。

问一:什么叫发觉初心呢?就是你要先明白,你最初发起觉悟的那一念心,是不是具足两种决定不疑的理解。

问二:那么什么叫做二种坚定不疑的理解?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我们开始修行,当然先发愿。佛法是先有愿景,先有愿才有行动,以愿导行。就是说:你希望你来生变成什么样的结果,你才采取行动。而佛法是先有起结果再有行动的。

菩提愿有两种:一个是愿菩提心,一个是行菩提心。我们一般的菩提,是属于愿菩提心,就是偏重在意乐。我很想要往生,我很想要成佛,但是很难采取行动,还在内心当中酝酿当中。那么到了行菩提心的时候,是我一定要成佛、我一定要往生,才采取行动了,付诸行动了。那么从愿菩提心,要转成行菩提心,它这个过程当中,你要产生二决定义。两种坚定不疑的理解。所以这个二决定义就是加强你的菩提心,让你不退转,坚持下去这种愿力。从一个心中的意乐,而转成一个实际的行动,这个就是所谓的二决定义。

丁二、示达(分二:戊一、审观因地发心。戊二、审详烦恼根本。)

前面的问,当然法会当中,没有人有智慧回答,佛陀还得自己回答。

在修行过程当中——

第一个,你要知道:你能对治的是什么?你凭什么去修行?你所依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菩提心。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障碍,你为什么能够坚持下去?为什么能够一路走来、坚持下去?靠的就是菩提的愿力。

第二个,你要知道:在你修行过程当中,你的障碍在哪里?内在的烦恼,跟别人没有关系。

一个是能对治的菩提心,一个是所对治的烦恼,那么对于这两个,你要产生很坚定的理解。首先我们看到因地的发心——就是为什么要发心修无上菩提呢?这个要先审查审查。

戊一、审观因地发心(分二:己一、总示。己二、劝修。)

己一、总示

总劝

审观发心: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观修无生: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你的行动是因为你有愿力,才会产生行动的。但是这个愿力它本身也有坚固跟不坚固的差别,我们看看佛陀在发明菩提心的两种差别:

说:阿难!第一个决定的理解,就是你一定要弃舍,对声闻人这种偏空思想的远离。而修习大乘的菩萨道,最后成就入佛知见。这个入佛知见就是悟入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从一个攀缘的妄想,而悟入佛的知见,佛的知见就是现前的一念心性。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要好好的审查、观照你因地所发的心跟果地的决心,是相同还是不相同?你发心了,你受了菩萨戒,你缘境发心,你那一念心跟你最后成佛,在菩提树下那个觉悟的心,是相同?还是不相同?佛陀说:阿难!假设你因地的发心,是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灭之果,无有是处。所以你的菩提心,有生灭性的跟不生灭性的差别。你看有些人受了菩萨戒,刚开始很热诚,没多久,这个人不见了,在菩提跑道上不见了,这个菩提心就不坚固啦。

在生灭跟不生灭当中,本经佛陀讲得不多。什么是生灭?佛陀讲的不多。但是你看《大乘起信论》讲得很详细了,它说:

一个人是缘人而发心,这个菩提心非常不坚固。第一个,缘佛而发心。看到佛的相好,哎呀,不得了,我应该好好修行。这种人缘人发心会退转,因为佛会灭度啊。第二个,缘僧宝而发心。看到某一个出家众持戒庄严、功德具足而发心。但是人毕竟是会死亡的。所以你是住相发心,住在佛的相,住在僧宝的相而发心,这样的心是生灭心。你看很多人他学佛,是因为某一个老和尚修行不错而学佛的,老和尚在的时候,他用功得很精进。老和尚一不在,他顿失了目标,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觉得心是住在一个外在的变化的相状。

那么:什么样的发心,才是正确的呢?你要发自内心的觉悟。所谓的:依止一念心性。我为什么学佛?只有一个目地,我要开显我内在自性的功德。所以它在这个地方就说:你的因地发心是生灭的,你要去求佛果菩提不生灭的功德,是无有是处。

诸位我们要知道:你为什么可以拜佛,你知道吗?拜佛是谁?是那一念心嘛。你为什么可以布施?所有的法门是心在推动的。我们不要只是注意到修什么法门,你那个法门的背后推的手是生灭心,你永远得不到不生灭的果。就好像说你今天用沙,你煮不出饭出来,道理是一样的。你用生灭心拜了一千拜的佛,虽然福报很大,但是它的本质还是生灭的。生灭就是生灭,它改变不了,不会因为你数量多,而改变,不可能。你用攀缘心来拜佛,这个果报就是攀缘、就是生灭的人天果报!

什么叫生灭?

说白了:就是人天果报。你跟解脱道完全没有关系,所以我们要重视改变心态。

修行——有一个能念的心,一个所修的法。能念的心它是主动的,它是被动的。诸法无性,境随心转嘛。心为菩提,一切法趣菩提;心为名利,一切法为名利。所以:你用什么心态来修行,这个是很重要的,比你修什么法门还重要。你的心是不生灭的,你在佛堂里面扫地,也是成佛的资粮。你的心是生灭的,你供养一个佛像,也是一个生灭的果报。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的!

正示

有作必坏: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