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解决大明的问题,最核心的还是要解决老百姓身上的负担问题。
朱由检觉得现在,不要说什么什么安居乐业,一步到位,那纯属是幻想,老百姓也没想要这么好的待遇。只要老百姓安心回去种地,一天有两顿饭吃,饿不死就行了。
这方面新军就是很好的例子。
那如何才能让老百姓饿不死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搬掉他们身上的五座大山:税、捐、役、租、债。
先说“税”。
大明的税赋很重吗?其实一点都不重,相反,明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税收最低的时期之一。
明朝的税赋是三十税一,这个税赋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称之为低税收。税收这么低,为何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呢?
这就跟税率低和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收税是需要成本的,人力物力这些都需要花钱。大明的税率很低,所以,这个税收成本是不有朝廷支出,由各个县自己承担。
假设,某县今年需要交税8万担粮食,这个需要最终交给中央的粮食,征收的费用不能算在里面,不然,扣除征税成本,朝廷可能一颗粮食都收不到。
而且衙门里面的胥吏是没有工资的,因为朝廷根本就没有给编制,都是由县里面自己解决。
这些胥吏靠加税来解决自己的收入。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老百姓要把自己收入的半数都拿出来应交给官府。
对于这个乱象,朱由检准备派人到京师附近的府县,做一个调研,看看将胥吏纳入国有现在有多少可行性,等改革完成后,再建立一套后世的公务员体制,相信会有所改观。
徭役各朝各代都是有的。
大明现在有功名的人是不需要服徭役的,甚至是有功名的家庭都不要服徭役。
但凡有功名的,当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
这最后就导致了一个这样一个场景:真正有钱的大户人家不需要交钱,而普通农民只能卖了自家的粮食来凑这个钱。
不光人得出力,牲口也都得为大明效劳,比如说你家里有一头牛,那么你的徭役就会比别人重得多,重到根本负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