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棱堡

振南明 一袖乾坤 1200 字 1个月前

若按照原本历史发展,满清对陕西用兵发生在崇祯十七年十月下旬,在此之前孔有德等部汉军不可能威胁山东。

但朱慈烺担心德州大捷带来的蝴蝶效应影响多尔衮的决策。

若是多尔衮把孔有德等部派到山东,那局势就完全不同了。

德州虽然是坚城,但面对孔有德部汉军的重炮猛轰恐怕会承受极大的压力。也许这些重炮不能直接轰塌德州的城墙,但却可以严重损毁城垛以及守城器械,使得明军的伤亡人数急剧攀升。

这当然不是朱慈烺想要看到的。

思忖再三,朱慈烺决定在山东北部,即武城、德州、乐陵一线修筑棱堡。

所谓棱堡,实质就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城方暴露给数个棱堡面,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对其进行多重打击。

而大明现有的城池,包括孙承宗当年在辽东修筑的堡垒群,都是传统意义的四方城。

这样的城池如果修筑的坚固,面对一般的火炮或许没有什么问题,但其最大的软肋在于会需要较多的士兵守城。

试想一下,四面城墙每面即便派一千人去守,整座城池也需要派至少五千人驻防。五千人便是五千张嘴,即便城中没有一个百姓,粮食全部供给士兵,消耗量也是惊人的。

当年皇太极取大凌河的策略,便是围而不攻。即便清军不能直接攻下城池也可以把其团团围住,把祖家军饿死。围城拼的就是消耗,清军的消耗固然很大,但大凌河城中的祖家军消耗更大,而且是坐吃山空。

最终祖大寿吃光城中百姓后开城投降,皇太极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大凌河。

如果把大凌河换成西式棱堡群呢?

毫无疑问,效果会非常好!

棱堡的一大优势就是需要的守军兵力极少。一座小型棱堡只需要几百人,甚至几十人就可以抵挡成千上万的攻城士兵。这些小型棱堡虽然面积不大,但就像一颗钉子钉在那里。你拔还是不拔?

不拔他就在那里恶心你。

若是拔,棱堡抗火炮击打能力远比普通城池要高,最终还是得围城。

可几十人、几百人驻守的棱堡怎么围?派出多少人围?

派的人少了围不住,派的人多了粮食消耗是个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