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郎摇头,“别说我三叔了,你看我们家有谁喜欢他?这世上除了爹娘,没有谁会喜欢贪吃好玩的孩子。但爷爷奶奶也没亏待谁,以前还把三郎送去念书,只不过他自己贪玩,死活不肯去,为了这事,我娘还在家里闹了一场,说我们二房吃亏......”
“走到这一步,终归是咎由自取,只是我奶奶临终前都叮嘱我们一定要好好管教三郎。”赵二郎烦闷道:“我想着四郎他们都是读书人,将来真有了运道考官,照三郎的性子,不可能不惹事。”
“只是好言相劝是不可能的,他恨着我们一家子呢。我想,这世上除了父母兄弟,也就妻子儿女最亲,我得用点心给他找个好媳妇。这个姑娘不仅要明大理,晓是非,还要有气性胆量,最好会点拳脚功夫,将来和三郎打起架来,不吃亏。”
连春儿目瞪口呆,心里没底,“这能行吗?”
“难啊!”赵二郎眼中光彩熠熠,“不过天底下这么大,村里没有,就去镇上,镇上没有,就去县里,县里再没有,就去府县。”
他突然偏头,看着连春儿道:“大哥守家业,我想去外面走走。”
“那是不是要......”连春儿迟疑问道:“那是不是要改商籍?”
“对。”赵二郎深吸一口气,“我和三郎都没有念书,唯一有指望的就是孩子,但供养孩子读书本就不容易,更别说以后当官的上下打点钱。外头哪个当官的没有亲戚经商,互相照应,才能往上走。”
连春儿抿着嘴,一时理不清其中关窍。
“我想让爹改商籍,我拉商队跑商,大伯他们投钱给我 ,大家一起挣钱。”
“那我们的孩子岂不是不能科举?”
“只是晚了一代而已,四郎几个念书都不如嘉宝,只是他的年纪还太小了,读出去至少还得要十几年。就算中了进士,也只是县令,但要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呢?”
连春儿精神恍惚的点了点头,“我好像懂了。”
“四叔也有这意思,只是没找到合适的人。”赵二郎眼睛明亮,“现在还不是时候,至少得等四郎几个有了功名再说。”
连春儿看着他问,“你想了多久了?”
“一开始也没想到,还是因为上回吴家的事,四叔发了好大的脾气。年初我四叔就说过,要带吴峰去南阳府,就是带他去见世面。”
连春儿拍了拍自己的脸,“我没什么见识,都听你的。”
“我也只是个乡下汉,想是这么想,但不一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