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君要臣走,臣偏不走。宠妃谗言。

于是,永安帝只能皮笑肉不笑地道:

“看来的确是误会,既如此,大家便来说说淞沪之战的论功行赏罢。”

永安帝转移了话题,让袁松伯辞官一事顿时不了了之。

袁松伯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眼中满是坚定。

他原本也打算一走了之,全了革新党的铮铮铁骨。

然而,最后那一刻,他想起了观主。

观主说:不能拯救天下万万民,就先着手拯救触手可及的几十数百上千人!

观主给了他珍贵的仙露,让他喝下多活几十年,才能造福更多百姓。

他不能辜负观主的期许,也不能辜负重新踏入朝堂的自己。

没有权力,他什么也做不到。

所以,他依然会坚守自己的底线。

但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能叫他主动退走!

*

神灵降世只帮着打了前半程的仗,后半程反攻倭寇老巢,却是郑元乃自己带兵真刀真箭地拼出来的。

按理,自该好生嘉奖。

天灾对整个朝廷都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也是时候来一桩喜事进行冲刷。

而且,郑元乃是永安帝亲自提拔的,他是有心想将这年轻有为的小将栽培成本朝将星的。

于是,永安帝较为明确地表了态:

“郑元乃这小子,有名将之风,可堪重任,依诸爱卿所见,这次他立下大功,该如何封赏啊?”

郑元乃之父郑百战是定国公麾下大将。

朝上与定国公亲厚的官员们闻言,立刻就帮着美言起来。

说郑元乃此次抗倭的战果,当为永安朝之最,应重赏告慰军心。

既然郑元乃在对付倭寇上确实有一手,那便不妨让他全权主导大魏沿海的抗倭事宜。

这话刚说完,立刻便有本家是东南或者东部沿海豪强的官员跳出来反对:

“陛下,国朝海防兹事体大,郑元乃还如此年轻,只怕难当重任,若有疏漏,可就将为祸千万百姓啊。倒不如让他再历年几年,以观后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永安帝便在两派之间折中了一番,封了郑元乃为正四品广威将军,镇守淞沪,金化,宁海三府。

别看只是从四品升为正四品,实则已经算是升得很快了。

武官升品向来不易。

郑元乃初封从四品宣武将军,若立功,应是升授显武将军,再立功,加授广武将军。

然后才是正四品,要经过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最终才能成为正四品的加授广威将军。

不过短短半年时间,一口气跳了五个等阶,还多领了两个府的军事,已经算是一骑绝尘的晋升速度了。

朝上众臣,无不羡慕扬州总兵有这么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儿子。

*

下了朝,永安帝单独留下了兵部的庞尚书,将原本要交给礼部之事交给了庞尚书。

庞尚书自然是义不容辞地应了下来。

他在礼部本就有人,这次原打算把自己的人推上去成为礼部尚书,却没想到袁松伯那老匹夫竟是死赖着不肯走。

如此,便只能下次再找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