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锦衣卫镇抚司大狱,诏狱

对平夷有着如此之深的见解,十有八九不是池中俗物。

先前对文生谄媚,只是因为他的老师是国子监宋祭酒而已。

但要论起学识,却不及这位纨绔公子。

仔细想想,也不觉得奇怪。

京城当中,拿起一块砖头不知能够砸中多少才子。

众人也只不过是当做酒后的消遣罢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楼上雅间的几个宾客,将蓝昭所说都给记在了心底,其中还有一位兵部官员。

他就像是抓住了什么机遇般,连美人美酒都不顾。

急匆匆的跑回家中,将“平夷三策”写成奏疏。

次日一大早,就来到兵部尚书秦逵的面前,将奏书递交而上。

其中内容,完全就是照搬蓝昭在春啼楼中所说,几乎一字未改。

秦逵本来是不怎么在意。

可看到奏疏上的内容后,眼眸当即一亮,惊诧问道:“此等平夷方略,竟然出自你手?”

“因凉国公出征平夷,属下昨夜在家中苦思冥想,翻阅史料后偶然得出此平夷三策,还请尚书大人斧正。”

那兵部官员无比谦虚。

“不错!真不错!”

“其中言语虽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可也是有理有据,值得一看。”

“此奏疏无需斧正,已是完美,稍后本尚书便呈到上书房,请陛下与太子过目!”

“到时候,你跟本尚书一起前去。”

既然是兵部的官员,秦逵心情非常激动。

此次十有八九,凉国公平叛不利,那么兵部属员所呈上的“平夷三策”,就会成为朱元璋的依仗。

纵使没能位居首功,但举荐之功总归还是有的。

这位兵部属员,同样是满心炽热。

被朱元璋看重,不就象征着平步青云么?

秦逵带着属下,径直前往尚书房。

见到秦逵到来,朱元璋不咸不淡道:“秦尚书,一大早的就来找咱,莫不是蓝玉有战报前来?”

“回禀陛下,战报暂无,但兵部有位才子今早呈上平夷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