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干部提拔,还是靠捷径

我今天看了知乎一个话题回答:

“怎么提拔成为副处级?”

其中,有一个回答很有意思。一位小伙子33岁就成了副处级。实话说,33岁就提拔为副处级,那是很优秀的年轻人了。

他在知乎上分享了他的捷径:

他考上选调生刚开始分配到某市某开发区某局任科员。

满三年后,他找到开发区领导,提出:如果愿意给事业编副科给他,他愿意放弃公务员身份。

由于开发区公务员编制少,领导挺开心的,遂同意,把他调到开发区下属一个单位叫开发办,任事业编副科职。当时他才25岁,是区管干部,全区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

在开发办干了两年,他得知区成立城投公司(国企,正处级),他又申请去国企任职。这一次,开发区领导又是喜出望外。因为当地的干部歧视国企,都不愿意放弃编制。领导见他主动放弃事业编制,太难得了,把小伙子安排到国企,给他任部长,相当于正科级。

好了,期间在国企干了两年党建,有点浑浑噩噩。小伙子本来快成混日子的老油条。结果,国企设立下属公司融投公司,就是现在大家常见的“爆雷公司”。恰好这时候,这位小伙子读完了党校研究生,被他的董事长大笔一挥,派去融投公司当一把手。那个日子天天担心爆雷还不上账,还怕资金项目廉政出事。

在提心吊胆混着融投公司一把手后,第二年,母公司集团又注资了一家高校企业,因为这公司没啥油水捞,无权无钱的岗位没人愿意过去。主人公想赶紧离开待爆雷企业,主动送了几盒茶叶给领导。领导一看,这傻小子放着手头一把手肥缺不干,于是怀着愧疚的心情把他送到了高校企业当副总。

31岁,恰好是干事创业的年龄。小伙子也没躺平,在一众老干部底下,把活全揽了,因为他不想回融投公司背锅。所以处心积虑讨好高校企业的领导。这一次,小伙子把人事关系从集团公司转到了高校企业。

小伙子33岁,也就是今年,高校企业换董事长。高校副校长就任董事长,校企定级为正处。小伙子由于工作得力,任了常务副总。这一下,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副处。校方还给他挂了校内某部门的副处长。

33岁,别人博士刚毕业一两年还是个讲师,小伙子已经神奇地混上了高校处级领导。

回头看,小伙子总结原因是自己敢赌,但我觉得不算敢赌。

因为他转来转去都是在体制内,只不过是编制的差异罢了。

毕竟有《公务员调任规定》,不管是事业编还是国企领导岗位,都是有机会回到行政机关。

但在国企当过领导的人,通常都不会选择回行政机关,因为国企领导权大钱多管理松,比行政机关上班舒爽。

我个人觉得小伙子之所以成功,一方面因为他一刻不停地在钻,看到有机会就钻,所以永远比别人快。另一方面,他善于拉关系,他能把自己的人事关系从国企转到高校,说明他搞关系有一套。但他没写出来怎么搞法,其实这才是他晋升副处的秘笈。

如果你在机关呆久了,你就会发现,总有那么一两个干部进单位后就不安分、到处折腾,但他就是有办法从一个单位调到另外一个单位再调到下一个单位。

如此混来混去,他就走在了大部分年轻人的前面。

最后,当然,只要是捷径,就不可能被复制。一旦一条捷径走的人多了,捷径就没有了。

所以,别人的捷径学不来。还是要靠自己摸索,悄悄干。一旦走通了,说不定就轮到你华丽转身、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