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契骨王子的来信

且隋 玄武季 2120 字 1个月前

如果不发生战争,两家和平解开对峙局面,那自己和温璇当然可以来个草原远足。

如果不是,那就得好好想想怎样利用手中的力量,好好教训一下都拔,得夹起尾巴做可汗。

毕竟,现在是端着广皇帝的碗,绝对不能袖手旁观,任由突厥蛮兵祸害中原大地。

都拔再有憋屈,如果不是自然原因逼迫他南下打谷草,而是只为发泄个人私愤而兴兵,那阿布就不客气了。

阿布自己计划中的广袤草原,自有恢弘大气的发展思路,可不能让这些可汗们把那一点点人口元气给祸祸了。

铁勒大草原,积蓄一点人口,多不容易?

没看见阿布为了开发大东北,使了多少力气和计谋?

铁勒草原上的这些可汗,愿意好好干着就干,不想干或者想大干,那就要让他回到肥料状态!

在给长老会的回信中,阿布指示,服从汗国统治者可以,但要保持独立性,给牧民灌输反战求安的思想。

时机成熟,就要大力发展畜牧和羊毛产业,在合适重视粮食的地方,借助粟末地的力量开建大农场。

那时候,可以让一大批的牧民,走向农耕定居的生活。

这样,也能有效保护铁勒大草原上的草场,不至于因为牲畜过多而造成对草场的过度破坏。

阿布要的,是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大草原,而不是风吹沙走满面黄的荒漠!

至于种什么,阿布都已经想好了,土豆、玉米、小麦、青稞。

并且,要开始有意识的对铁勒草原上的牧草进行换种,像紫花苜蓿、高丹草、黑麦草、西伯利亚饲料草、南美的玉米草等。

这些优质牧草,抗寒抗旱,生产能力旺盛,生长也非常快。

如果能完成这一步,草原上抗白灾的能力会更强。

因为牧民们将会有大量的高杆植物准备冬季的干饲料和青饲料储备。

草原之上,最大的事,就是牛羊马等牲畜胃的事情。

只要这些牲畜能够活下来,牧民们就能扛过任何大自然带来的灾难。

灰六的信,则要严肃的多。

其中一个情报,引起了阿布的高度关注。

那个在贝海尔湖天神祈福大会上,阿布亲手放走的青年,果然不是凡人。

阿热古思汉,竟然是黠戛斯(突厥语:Q?rq?z,Kirγiz)、坚昆、现在也叫契骨的王子。

从这家伙转过来的书信中看,阿布才知道这古思汉原来是西汉侍中建章监、匈奴右校王李陵的后人。

原来,匈奴单于俘虏李陵后,怜惜其才于是生出收揽之心。

等李陵在长安的家人,被奸人诬陷李陵投敌之后全部灭族之后,匈奴单于知道他已经绝了归汉之心,便将其公主嫁予他,封右校王,并掌管臣服匈奴的坚昆国。

坚昆之国,位于剑河、也叫叶尼塞河的上游,也在贝海尔湖的西北地区。

这坚昆国,也就是《史记》中鬲昆国,原是一个独立的游牧部落小国,后来被匈奴冒顿单于所收服归附。

右校王李陵在这个寒冷而遥远的地方,生活了近二十余个春夏秋冬,最后没有像他的发小苏武那样回到故土,而老死于此。

李陵的本事也不是盖的,虽然做为匈奴的右校王,在坚昆国算是一个特权总督,可是干着干着就干成了国主。

坚昆国的人种很好区分,一共两种。

一种,是红发绿眼的坚昆国原住民。

另一种,则是李陵和匈奴公主的后人,均为黑发黑眼睛的汉胡人。

或许李陵带入坚昆的汉文化太过强悍,所以虽然坚昆国并没有怎样发动对外扩张的攻势,但逐渐也变成了贝海尔湖西北部一个相对强大、独立的半游牧、半农耕的王国。

从西汉到大隋之间,坚昆国先后归附过匈奴、柔然、突厥。

而在突厥成为一统北方草原、并成为震撼东亚大陆的霸主时,坚昆改名为契骨。

黠戛斯,只是坚昆一词用突厥语音译过来的名字。

按照突厥语义解释,黠为数词四十的意思,戛斯的意思为姑娘。

黠戛斯,四十个姑娘,似乎有点女儿国的意思。

三这四十个姑娘,是代表坚昆原住民美女呢?还是代表李陵带过去的汉族美女?或者是第一批在坚昆诞生的四十个胡汉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