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啥,娘家说一声。婆家也都各过各的,他们管我们干啥啊?”

“就考虑你们自己,以后还回老家吗?”

“不想回去了,在这辣椒买卖好好干,能干好多年呢,这些年就在这,要是能盖个房子,那就是家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哪怕辣椒买卖不干了,他们手里的钱干点啥不行啊,还是为孩子念书着想。

他们商量过要不要买城镇户口呢。

·

朱竹又住了一晚上,明天回去,这边的年货也不用她操心。

乡政府的年货就是辣酱,孤寡老人的年货都是实在东西,面油肉。

学校老师的年货年后大春代替她和婉芝去拜年,年前有些老师不在家,回老家了。

她挂心的就是婉芝的肚子,嫂子们安排的妥妥的,今年都不回家过年,照顾月子照顾孩子,大家轮流上。

还是跟往年一样,过了正月十五再开工。

杨云和竹子躺在被窝里闲聊。

“竹子,你说,咱们要不要也在这盖个自家的小院啊?寒暑假的时候就跟回老家一样,过来住住?”

“可以啊,这好办,咱跟村里谈谈,叔保证同意。”

俩人现在是财大气粗,没有花大钱的地方,盖个房子那是小意思啊。

在村里盖房,考虑的安全问题,外地人怕那坏心眼的使坏。

东福村没有这个问题,都扒着厂子挣钱呢。

李大春他们的武力值,一般人也不是对手。

家里的孩子们也跟着练起来了,村里的孩子也过来跟着学。

整个村子的风气特别正。

各个屋子里都亮着灯呢,都在讨论要不要迁户口过来的问题。

英子激动的都不行了,这是天上掉馅饼啊。

“我要过来,咱们一家在这安家落户,干着活挣着钱,家就在边上,多好啊。”

齐黎明:“你想好了啊,以后不回老家了?”

“回去干啥,种地啊?”

“万一这辣酱厂有买卖不好的那天,用不了咱这些人了,走的顺序就是谁来的晚谁先走。”

英子……“呸呸呸,你乌鸦嘴。”

“万一,咱就在这种地,也不用回老家。”

这儿去城里多方便啊,走着去也方便,离得近啊,不爱走还有公交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