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属院,真的眼看着就要过年了。
家属院辣酱的收益和饭馆的收益,朱竹用了两天时间整理出来,钱没急着分,等年后家里没外人了再分,也不差这几天。
家里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王海霞和朱柳在竹子不在的这几天里,是熬足了劲干活啊。
大缸小缸都填满了,东屋里的馒头都快摞成小山了。
别说,好处显出来了。
做饭省事了,下面炖个菜,上面馒头炸货一锅出,一顿饭齐活了。
朱竹回来就给这俩人,安排了新活计。
做鞋,小孩子的鞋。
朱柳做鞋这手艺深得老娘的真传。
王海霞手里的活有点糙,朱竹也不嫌弃。
“姐,谁家生孩子了?你省城的朋友啊?”
朱柳可好奇了,姐姐去省城干啥去了,老姐说是去给老师们拜年,杨云嫂子陪着一起。
她说她陪着去,老姐还嫌弃她。
“嗯,大学同学。”
就是因为大学同学生孩子,姐姐才晚回来的。
王海霞这活干的闹心,她宁愿劈柴也不想干这个。
“竹子啊,你拿我做的这个去送礼?”
朱柳哈哈大笑,“姐,你得跟人家说清楚,那个是我做的。”
“竹子,你也别说这是我做的,就说是你做的吧!”
哈哈哈——,三人哄堂大笑。
王海霞很有自知之明。
朱柳恨铁不成钢,“你用点心啊,愁死人了。”
“我用心了。”
纳鞋底,这线就没有一根直流的,弯弯曲曲的没眼看。
朱竹竖着耳朵,是谢芳在隔壁跟嫂子说话,这动静听着不太对啊。
她刚下了炕,蹬蹬蹬的沉重脚步声传来,谢芳的声音响了起来。
“竹子,我来跟你说一声,老家有点事,我和冯凯要回家一趟,孩子就不带着了。”
“是我要回去,冯凯回不回去还不一定。”
朱竹拉着人往里头走,杨云也过来了。
“咋了,你这慌慌张张的,你慢点说。”
谢芳确实有点慌张,“老家来电报,老人病了连夜上了医院抢救,我刚才去汇钱了,汇了一千。还有一个字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