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明教不可告人之密

阳顶天继续说道:“皇上,三岛之地,南北不过三千里,东西不过千里,还被大洋分割成三块,不及中原一路(宋朝省级行政单位称路),人口虽千万,但已经是土地承载的上限,但是中原南北一万里,东西两万里,所承载的人口何止亿万,三岛地处南方瘴气之地,气候湿热,昼夜水雨,沟壑纵横、道路泥泞,乃中原流放犯人之地,根本不适合皇上生存,如果皇上想维持赵家的统治,中原才是您最好的选择,中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昌盛,经济繁荣,中原百姓又认可皇上是汉人的皇帝,如此优势,皇上为何要偏安一隅,做一个缩头乌龟!”

小宝大声喝到:“大胆,竟敢如此对皇上说话!皇上圣心昭昭,岂是尔等百姓能够理解的。”

阳顶天索性不再示弱,他知道,如果今天不能说服赵昺起兵抗元,以后怕是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位皇帝了。

阳顶天豁出去了,已经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已经不打算活着离开大宋皇宫了。

阳顶天说道:“圣心昭昭,皇上的圣心恐怕是守住这海外三岛,安心做一个蛮夷国王吧,皇上可知南越赵佗,大秦灭亡之际,赵佗割据南越拒不发兵救秦,坐视秦朝灭亡,中原大乱,楚汉相争,赵佗则乘机称王,原本以为就此能够安心的做南越国国王,但是后来呢,后来的结果是中原战乱平息后,汉武帝刘彻发兵南越,赵佗率众归附大汉,汉朝的事情可能比较久远,咱们就说一说近一点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太祖要灭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想要求和,做大宋的属国,被太祖拒绝了,太祖当时说的就是这句话,自始皇帝统一中原以来,后世王朝都以统一中原为己任,忽必烈虽然出身蛮夷,但是汉化已久,他也要统一中原,做千古一帝,忽必烈现在已经统一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只剩下汉唐故土西域和安南了,西域现在原则上还是蒙古人的领土,因此西域不是忽必烈进攻的方向,安南自五代时期独立到现在已经三百多年了,忽必烈两次征讨安南没有成功,但是忽必烈仍旧没有放弃,打算明年继续攻打安南,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是汉唐故土,忽必烈都要收复,甚至忽必烈还要做远超汉唐王朝的功绩,那就是内置高丽、日本及南洋诸国,使其变为大元行省,进一步扩大中原王朝的版图,皇上想过没有,忽必烈拿下了中原地区所有的土地,大宋还能独善其身吗?与其将来被大元吞并,留下千万骂名,皇上为何不高举大宋旗帜,光复中原,做一个中兴之君,如此,千百年后,皇上定能青史留名而不是遗臭万年。”

阳顶天的想法与王华阳不谋而合,那就是忽必烈要统一高丽、日本、安南及内置南洋诸国,如此,大元的版图将涵盖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正因为如此,王华阳才决定在忽必烈攻打安南时,协助大元攻打安南,如果忽必烈能够顺利的拿下安南、高丽、日本及南洋诸国,后世的朱元璋就能顺理成章的继承大元的法统,将这些地方视为汉人故土,从而发兵征讨这里。

而现在的大宋根本没有实力与大元一战,搞不好还会破坏忽必烈攻打安南的计划,如此,安南还会是以藩属国的身份存在,这样的话等到近现代来临时,安南还是不能成为中原的领土。

所以,不管是于公于私,大宋这个时候都不应该进攻大元。

并且一个稳定的后方,有助于忽必烈集中全国之力去征讨安南,这样成功的概率会大一点,如果这个时候大宋在东南方向起兵,明教、白莲教在内地造反,那么大元就没有能力去收复安南了,如此,安南将会继续游离于中原王朝统治之外。

大元进攻安南时,王华阳希望中原地区能够稳定,而自己的大宋也会尽一份微薄之力。

王华阳说道:“阳顶天,如果大宋的国力与大元旗鼓相当,朕自然会想方设法北上中原,光复神州的,但是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大宋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实力去光复中原了,中原百姓太平的日子还没有过几天,来到大宋的汉人刚刚稳定下来,朕不想百姓们因为朕再遭屠戮,中原的皇帝不管谁来做,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能让百姓吃饱饭,能让华夏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大家又何必在意这个皇帝是不是汉人呢?汉人做皇帝就一定会比蒙古人做得好吗?在朕看来,忽必烈要比大部分的汉人皇帝做的都好,他积极汉化、尊汉学,兴汉学,并且重用汉人,在汉人故地用汉家法律管理汉人,即使是汉人皇帝,做的也无非就是这样,现在的蒙古人汉化时间不久,但是假以时日,他们学习了中原的文化,就会慢慢的汉化,不出五十年,蒙古人就会和汉人一样,到时候又何必分出汉人蒙古人,大家都是元人,之前咱们被称过夏人、商人、周人、秦人、汉人、唐人、宋人,只要咱们的生活习惯不变,文字不变、文化不变,传统不变,又何必在乎是汉人还是元人,汉人、元人只是个称呼,只要百姓过得好,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蒙古人做皇帝又何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阳顶天正要回怼王华阳,被陈怀民拉住了。

陈怀民问道:“皇上,再多的争论已经没有意义了,草民代表中原数千万汉人最后再问您一句:皇上可还有光复中原的打算?”

九转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