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也没想到,替他争职官这种事也能吵起来。
就在郭六、王大还有元大三人先后去怀贞坊替王臣下聘之时,右相元载和左相王缙也在政事堂上争吵起来。
左相王缙平时很少在政事堂上发表意见,这次竟然也亮剑了。
鱼朝恩伏诛这件事情对王缙的刺激不小,他觉得自己又行了。
王缙说道:“李晟不仅有复陇大功,昨晚在麟德殿更护驾有功,对大唐和圣人也是忠心耿耿,是以理应由他出任神策军都知兵马使,接替鱼朝恩统帅神策军。”
有一说一,王缙这话真是公忠体国之言,由李晟出任神策军都知兵马使,就绝对不会再出现像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这样的权阉,朝纲从此就会变清明。
但是元载显然不愿意朝堂上出现一个手握重兵而且只忠于圣人的大将。
元载当即提出反对:“李晟不仅是忠臣,更是世所罕见的猛将以及名将,理应统帅大军与吐蕃决胜于陇右河湟,而不是留在长安当只守门犬!守护圣人安全的忠犬,朝堂之上多的是,并不是非李晟不可!”
王缙当即转过头瞥了元载一眼。
鱼朝恩一死,元载的气势立刻就大不一样。
之前鱼朝恩在时,元载说话都是细声细气,很少有起高声之时。
可是现在,元载不仅敢起高声,言辞也是极不客气,锋芒毕露。
停顿了下,元载又说道:“所以我的意思是,以李晟代李抱玉为陇右道及山南西道兵马副元帅,节制陇西、陇南、河原以及邠宁等各镇,拒吐蕃于河湟。”
说完,元载和王缙的目光便同时转向李适,等着太子发表意见。
到这里有必要说说隋唐直到宋朝的群相制。
说到群相制,就必须先说丞相制。
在秦汉时期,都是丞相独揽朝纲。
但是丞相制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因为全天下的人事任免权甚至财权都集中于丞相一人之手,像诸葛亮、曹操这样的丞相更是兵权都一把抓,皇帝直接变成傀儡摆设,其他丞相表面上不掌握兵权,但是很容易通过手中掌握的财权以及人事权对军队形成侵蚀,从而将皇权架空,这样一来,谋朝篡位就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隋文帝就弄了个三省六部制,把相权给分解成了三个部分,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命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下辖的六部负责执行。
这样也就没有了大权独揽的丞相,皇帝的权威就有了保障。
但是三省六部制同样也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就是效率低下。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必然有争斗,人与人相争,部门与部门相争,哪怕正事不干,老子也要压你一头,于是朝堂上就充满了各种推诿扯皮,一件事情从起草到审核再到执行,拖个三年五载也是有可能。
于是雄才大略的隋文帝又弄了一个政事堂。
就是把中书省、门下省还有尚书省的头头脑脑集中到一个地儿,有矛盾当场解决,有意见当面提出来,然后交给三省走程序,再交六部执行。
顺便多说一句,科举也即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是隋文帝首创。
隋文帝在华夏历史上的四百多个皇帝中名声不彰,但是影响力延续千年经久不衰。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又弄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两个加衔,让许多品级较低的官员也参与政事堂廷议,于是宰相的数量就急剧膨胀,最多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十七人之多,开会时那叫一个热闹,长老团了属于是。
李世民精力充沛,事必亲躬,他很
王臣没有想到,替他下聘这种事居然也有人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