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骑着自行车去了高村,她操着一口地道的黄县话,村民们听她是本地口音,很是热情的和她说,村里的确有房子往外卖。

“有几家空着的,之前说要卖一直没人买,主家就去了别的地方,房子一直荒废着,有一家呢,最近他家老人在城里去世了,儿子又不回来了,就把钥匙给了邻居,让村里人帮着留心一下,把房子卖了。”

村里人领着姜瑜去了房主邻居家,邻居拿了钥匙,开了锁,很是热情的给姜瑜介绍:“这房子是俺们村顶顶好的一家了,四间大屋,还带着大院子,在村东边还有一小块菜园子,村南边呢,还有三亩地。”

“老两口爱干净,去城里之前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虽然人不在了,但不是在这个房子里走的,你可以放心住。”

邻居担心年轻人忌讳这些,忙和姜瑜解释。

姜瑜倒是不在乎这些,房子外观还算新,里面东西不多,胜在干净整洁。

院子够大,菜园子和地都有,这个房子的地理位置也不错,在村子的最前面,门口就是一条宽路,没什么阻挡,院子里常年有阳光。

他们搬过来就能住。

村里都是什么人,姜瑜也不了解,他们初来乍到,要低调一些。

她不打算现在翻盖房子,先住着,看情况以后再说。

姜瑜对房子挺满意的:“大姨,这房子多少钱?你能做主吗?”

“小嫚,大姨不会说谎,这家的房主说了,房子菜园和地最低价三千,一分都不能少,你确定买,我就帮你联系房主。”

(九十年代初吧,听我爸妈说这种房子不带菜园不带地四千块,只可惜当年没钱买,现在那个村子拆迁了。)

这个价格,在姜瑜的预期内。

“这个价格我能接受,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把我父母的户口都迁过来。”

这个村子以后拆迁,户口肯定要迁过来,补贴的钱,是按人头算的。

“我待会儿去问问村主任,现在户口还算好迁。”大姨喜滋滋的道:“那我就给房主送信了,让他回来一趟。”

“大概需要多久?”

“得个两三天吧。”大姨估摸了一下时间,又和姜瑜说:“你要是着急住,就先交给我点押金,先搬过来。”

她也怕姜瑜跑了,人家有钱都去城里买房,来农村买房的太少了。

房主可是说了呢,要是房子能帮他卖掉,过年给她送头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