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综艺有黑幕?没黑幕我还不去呢

杨若谦看到这个数字之后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才这么点?”

他还以为得花个百来万呢……

区区20万对于他现在的900万巨额盈利来说还远远不够啊。

林曹心里感叹了一下杨总的大气,但秉持着一切为公司利益考虑的原则,继续打字道:“这只是上电视的费用,后续还有很多黑幕呢。”

有黑幕?

需要花钱的那种黑幕?!

杨若谦闻言大喜过望,太好了——现在岿光不怕花钱,就怕没地方花钱,参加个综艺居然能有黑幕,不巧了。

别说黑幕,没黑幕我还不去。

杨若谦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没关系,为了公司艺人的发展,区区花点钱走通点关系算什么,有什么黑幕伱尽管说来听。”

林曹的回复速度依旧极快:“这类综艺节目是有淘汰机制的,每一次做完菜之后,评委会选出三份他们认为做得最差的菜,然后将这三人一一批评一顿,再在其中选择一人淘汰。”

但做菜好不好吃其实非常主观,甚至比一个人唱歌好不好听都要主观。因为至少唱歌的话观众是能听到的,观众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

而厨艺综艺,观众除了看个摆盘之外,就只能从做菜方式大致猜一猜这道菜的味道了。

至于好吃不好吃,全凭评委三张嘴巴说了算。

这也是为何,美食类的综艺始终比不上其他类型的综艺,生存空间极小。

最大的原因就是观众的参与度不够,期待感不足。

对一道菜品的好坏,观众没办法知道,自然也就对评委和参赛选手的各种情绪更难有代入感,对一个人的晋级一个人的淘汰更难感同身受。

歌唱类的综艺甚至能弄点投票活动,让观众一起参与艺人的淘汰,可美食类综艺能这样吗?

显然是不能的。

所以逐渐边缘化也在所难免。

更何况,这类综艺说是挑选新兴艺人,更多其实是在帮评委进行宣传,帮助他们立人设。

甚至会出现三名评委中,只有一人是美食家或是业内大厨的情况。

这种综艺的所谓“专业度”可想而知。

杨若谦瞬间会意:“意思就是,在这个淘汰阶段,有暗箱操作的空间?‘赞助费’给的更多的人,就能在淘汰中幸免于难?”

林曹回复道:“是的,这笔费用就非常高了。如果我们的艺人,也就是于洪经常游走于被淘汰的边缘的话,一整场综艺下来,少说也需要二三百万。”

看着手上林曹发来的消息,杨若谦瞬间就振奋起来了。

如果总是游离在淘汰边缘的话,可以花掉两三百万元?!

于洪不就正好是个只有梦想没有厨艺的人吗?

哪怕请好几个大厨亲手教他做菜,短时间里厨艺也不会有多大的提升——做菜这种东西是要上手的技术活,没有时间的积累,怎么可能出得来好厨师?

没有技术的于洪,上了这种需要争分夺秒做菜的比赛,必然会手忙脚乱,做出来的东西糟糕透顶。

当然,被各种触底反弹搞怕了的杨总还是没有盲目决定,他在脑海中仔细回忆着各类美食综艺,包括《厨艺大师》、《地狱厨房》之类的节目,试图找到一个因为做菜做得差而火出圈的角色。

稍稍回忆了一番,他发现这个数字居然是0。

就算偶尔能火,那也只是在关注这类节目的圈子里火,真正爆遍全网的还真没有。

不是不少,而是没有。

杨总放心了。

结束对话之前,杨若谦又问了林曹最后一个他好奇的问题:“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信息的?”

林曹对话框那边的“正在输入”字眼起起伏伏,足足半分钟之后,他才发来一句简短的答复:“这个综艺节目,每次都会请个月府的人来当评委。”

原来如此……

杨若谦顿时懂了。

这个林曹,还真是对月府有种异于常人的执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