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没有跟这边的官员透露自己的身份,他也好奇,大唐的底层官员,是个什么模样。
在朝堂上,那些大名鼎鼎的臣子,他见过了,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但是决定百姓生活好赖的,实际上是当地的父母官,要是父母官不当人,朝廷有再好的政策,那也是白瞎。
官府的人一听说是要买山头的,乐了。
那山头本就是无主之地,当地的百姓愿意在山上种点茶叶树,挣点钱,官府也管不着,如今,竟然有冤大头出来要买下那片山头,搞茶叶?
茶叶才能卖几个钱?除却那些闲的没事儿干的文人雅士,谁稀罕煮茶汤喝?
那玩意儿根本就消耗不掉多少。
那官员在听到李复要买茶山之后,目光看向李复的时候,简直就是在看一座行走的铜钱堆堆,可爱的嘞。
谁不喜欢散财童子?
跟官府定文书,是官府收钱,这还额外的增加的官府的收益呢,而且,在这边买了茶山,做茶叶买卖,往后也是要往官府交税的。
“这位郎君,茶山的事情,钱管事也早就与我说过,当时只是钱款未到,只要钱到位,文书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就麻烦县正,咱们今日先拟定文书,将文书的内容定下来,最晚后天,钱就能送到这边来。”李复说道。
“文书的事情,没问题,既然这位郎君着急,那今日咱们就先拟定好文书,暂不签字画押。”县令说道。
李复点了点头。
双方坐在一起,开始商讨文书的内容。
文书有两份,一份是正式一些的,官府有模式,另外一份便是通俗一些的,两封文书,皆是一式三份,李复和官府各自拿一份,剩下的一份则是归官府专门存放文书的地方收拢起来,作为留存。
文书最后拟定的价钱是,一整座山头,李复需要缴纳了八百贯。
连绵数里的茶山,就归李复所有了。
后天,李复还要带着人带着钱,再来一趟,双方在文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上印章,摁上手印,文书就能正式生效了。
晚上,李复坐在房间里,静静的思考着如何改造茶山,如何建造茶庄。
白天在官府买地的时候,也说过他还需要一块地皮,要盖作坊,官府也欣然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