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老赵跟在李复的母亲身边做管家的时候,才二十来岁。
一晃眼,快要二十年过去了。
日子过的是真快啊。
想到如今自家郎君也是发达了,心中亦是无限欣慰。
“这边宅子就是我跟你们说的,那些从晋阳来的人,他们的家人都住在这里,一家一户。”老赵脸上带着自豪,说起了过往。
“当初宅子里穷,没什么钱,日子也是勉强过,后来郎君恢复了身份,宅子里的钱也多是宫中的赏赐,靠着不断的经营,才盖了新房子,首先就是将府里的这些人的家眷都安置下。
因此,跟着郎君做事,大家都是无后顾之忧的。”
当中有人问道。
“赵管家,您在这边有宅子吗?”
老赵笑了笑。
“我还没成家呢。”
“啊?为何?”
“当年跟在老夫人身边的时候,我才二十出头,后来老夫人去世了,家里只有郎君这一个主人家,又逢天下大乱,我得顾念着整个家里,自己的事情,就没有过多考虑,日子过的艰难,也就不想着这些了。”老赵笑道:“只要能守好这处宅子,守着郎君健康长大,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这是我的职责。”
老赵从二十出头到现在四十岁,二十年的时光,坚守着这庄子,这宅子,肩膀上扛起了原本是属于一家之主该扛的担子,抚养幼主,直至幼主长成,能够挑起重担,他才稍微放松一些,喘口气。
后来去长安城的宅子,算是享了两年的福。
如今看来,福气真是在后头呢。
自打那次抢水打架,郎君受伤醒过来之后,就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一家之主了。
当看到郎君光彩熠熠的身着王服,认祖归宗之后,老赵心里的重担,当真是卸了下来。
他没有辜负夫人的嘱托,将郎君养大成人,亲眼看着郎君到今日。
就算是现在闭上眼了,他也安心了。
跟在老赵身后的人听过这些事情之后,心中无不感叹。
赵管家当真是忠义无双,真男人。
“泾阳王府日子越过越好,我啊,还要跟在郎君身边,帮着郎君,做更多的事情,为郎君分忧,能在泾阳王府做管家,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在老赵看来,郎君心善,仁义,对他们这些下人是没的说,满长安城也挑不出这么好的主家了。
人呐,知足才能常乐。
老赵领着这些人子啊庄子上转悠了一圈,当然,也并非是只溜达,来到了村子里之后,见到人,老赵也跟他们打招呼,告知他们这是刚刚从长安城来的,往后也要在庄子上做事,大家相互之间熟悉熟悉,往后见了面,打个招呼也知道谁是谁。
庄子里便是这样的,一出门,都认得。
莫要说是人了,便是狗上街,都知道是谁家养的。
“郎君说要过端阳节包粽子,这事儿你们都知道了吗?”老赵跟乡亲们问道。
“知道的,方才里正才召集了人,说起了这事,赵管家,那这活儿,啥时候开始呢?”
“很快的,等我带着他们先转完了,然后就马上准备地方,准备材料,到时候着人到村子里吆喝一声。”老赵笑着说道。
“成,那就等您的信儿了。”村子里的人也笑着回应。
他们跟老赵之间的熟悉程度,比张焕和老周更甚。
毕竟是在庄子上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人,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老赵去了长安城,今日再回到庄子上。
对于村子里的人来说,就仿佛自家亲戚,远走他乡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家乡一样,一如既往。
老赵带着他们转悠着转悠着,远远的就看到了正在动工的新宅子。
“那里是将来主家的新宅子。”老赵脸上洋溢着笑容:“去年就开始建造了,新宅子大得很,肯定比老宅子要好啊。”
说这话的时候,老赵的眼里也洋溢着高兴的神色。
别说搁在以前,便是搁在三年前,眼前的景象,都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谁能想到有一天,整个庄子都会大变样呢?
变得越来越好,家里日子越来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