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工作劳动力的增长,也自然而然的进一步推动了马邑的整体建设速度。
纺织厂的建立,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很大,但若说受纺织厂影响最大的,还是妇女群体。
士农工商这个阶层划分,在汉末三国这个时期代表的可是鸿沟一般的差距。
易飞从魏郡迁徙到塞外边境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跟随?究其原因,是众人在他的治下看到了希望。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份与工作平等的酬劳,就是希望与公平最大的体现。
易飞虽然还没有明确的确立制度,但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已经有了明显的“多劳多得”等特征。
无论是给认字的工人提高薪酬,还是给匠人不同级别的酬劳,都是易飞在尽力消除阶层差距与矛盾的一种体现。
而除了阶层差距,比较大的不平等关系,还有妇女的地位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因为在种田这个生产活动中主要生产者是男人,妇女处于辅助地位,话语权自然也就小。
但随着纺织厂的建立,作为纺织工人主体的妇女,也能够挣到钱了。
那么在家庭这个生产关系中,妇女的地位自然会有所提升。
且由于纺织厂的“印钞”速度太快,工人的工资自然也高,甚至连钢铁厂的工人都比不上。
这也就导致大部分纺织工人在小家的生产活动中一下子就占据了经济主导地位,话语权自然随之提升。
再加上易飞在旁边煽风点火,一场争取平等地位的“女权”运动便逐渐有了苗头。
对于妇女地位的提升,易飞是愿意看到的,毕竟,妇女能顶半边天。
刚刚迁徙到马邑这里的时候,所有人都因为三十万人太多而大感头疼,可当生产和建设一开始,人力就开始紧缺了。
在这关外苦寒之地,甚至连找人做工都没有地方招人!
因此,提升妇女地位,让她们也加入到生产过程中来,除了有易飞解放妇女受到的压迫、争取男女平等的心思之外,也是符合当前马邑黄巾军的整体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