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城门口,官兵们正在检查过往行人的路引,这使得城门外聚集了众多流民,他们的人数甚至超过了华州。
流民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不知道是因为附近有战事,还是为了防止其他人混入,良对此一无所知。
“大人,这是我们的路引。”舌头一边说着,一边巧妙地将3分银子混入路引中,递给了守门的官兵。
他知道,这是他们进入城门的必要花费,能让他们省去不少麻烦。
官兵接过路引,不动声色地收起了银子,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良,以及他怀中抱着的小娃子,没有过多为难,便归还了路引,放他们通行。
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和一个白净的青年,抱着一个昏迷的小娃子,这样的组合确实有些奇怪。
士兵虽然心中有所怀疑,但看在银子的份上,他们选择了视而不见。
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地上,两人进入了渭南城,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客栈。
舌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地留下了一句话:“良,我去买干粮,明天一早我们动身。”便匆匆离开了客栈。
良抱着小娃子,要了3间客房。付了钱,带着小娃子去了客房。
良抱着小娃子,要了三间客房。付了钱,带着小娃子去了客房。
他心里清楚,这种事情在各地都在发生,但是面对倒在他面前的小娃子,他不可能视而不见。
他决定要救这个娃子,尽管他能做的有限,只能带小娃子进城,然后留下一些钱粮。
善也好,伪善也罢,良觉得这样做至少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他解开小娃子背后的包袱,轻轻地将娃子放下,放到床上。
良打开小娃包袱,发现里面早已空空如也,仔细一看,还沾着一些肉沫。
肉沫?哪来的肉沫?应该是太久没有清理的缘故吧,良没有细究。
摊开包袱,抖去上面的碎屑,然后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干粮,和喂小娃剩下的半袋子水,这些分量足够小娃吃上三天。
不能再多了,他担心小娃因包袱过于鼓起而遭遇不测。
良做完这一切后,离开了客栈,准备去市集重新购买干粮和水袋。他知道,舌头是不会帮他带干粮的,这两年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