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实在是没法接下去。
“兴王,你我应该有共同的理想,让大宋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这才是你我君臣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成天胡思乱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赵昺转过身来,抬起头,注视着赵与珞。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
这是朱家太祖在《奉天讨元诏》中的一句话。
这篇讨伐檄文可以说对当时正处于被元朝强征暴敛而导致饥寒交迫,苦苦挣扎的普通百姓有着重大影响。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赵与珞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赵昺的话。
猛然间发现眼前的这位大宋官家竟然有如此胸怀,如此志向,深藏鸿鹄之志。
猛然间发现眼前的这位大宋官家竟然好似山峰一般伟岸,又显露出一股浓浓的浩然正气,步月登云。
“官家鸿鹄之志,拳拳爱民心,殷殷为民情,臣不及万一,臣惭愧。”赵与珞对着赵昺深深作揖道。
此时的赵与珞明白了,赵昺根本不是什么在敲打自己。
同时也明白了自己根本就不是赵昺的对手。
甚至在赵昺的心中,自己连对手都算不上的存在。
想到这些,赵与珞反倒是释然豁达了,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那个本不应该存在的包袱和执念。
此时的赵与珞如释重负,一股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惬意涌上心头。
“兴王啊,大宋立国三百年,到如今已经摇摇欲坠。你我君臣如果不能趁着鞑子施暴政的时候下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将来如何能对抗庞大的蒙元?”
只有让百姓得到实惠,才能让自己的百姓越来越多。
“昔日,梁惠王问,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兴王,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你我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和责任,更应该加倍努力才行啊。”赵昺语重心长地说着。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赵昺侃侃而谈,把圣人的文章背了出来。
“官家,臣受教了。官家放心,臣身在琼州,必当以百姓为重,请官家放心。”一时间,赵与珞觉得自己的青春年华又回来了,浑身充满了力量。
“善,兴王费心了。”赵昺上前一步,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多年后,这一段君臣对话被史官们详详细细地记录在祥兴实录上,这一刻也成为新大宋历史上极为经典的时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