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少女讲得很详细,坐在御座上的赵昺则耐心地听着。
此刻,赵昺表面上并没有什么反应,但整个大殿却充斥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官家发怒前的平静。
一刻钟之后,少女终于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
铁青着脸的赵昺看了看龙案上的砚台,真想一把甩过去把赵与珞脑瓜子给开个洞。强忍着怒火的赵昺目光紧紧地盯着赵与珞,语气冰冷地说道:“兴王,你可知罪?”
声音不大,但效果极其震撼人心,犹如晴天一道霹雳一般。
冷汗淋漓的赵与珞根本顾不上流入眼中的汗水,顾不上眼睛里传来的阵阵刺痛感,出班弯腰鞠躬道:“臣赵与珞未能约束好手下,令主上蒙羞,臣罪该万死!”
“万死?哈哈,人岂能万死?朕且问你,锦衣卫职责是什么?”
“回陛下,锦衣卫掌直驾侍卫、纠察天下,缉捕不法。”
“甚好,亏你还能记得你的职责,朕心欣慰啊。那兴王你说一说,这锦衣卫知法犯法当如何处置?”
“回陛下,锦衣卫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哼,你还知道罪加一等?朕给你一个时辰的时间,把人带到码头。过了时辰,你就不要来了。”
“臣遵旨,臣亲自带人去擒拿这等败类。”
赵与珞行了礼,后退两步,朝殿外走去。
“传朕旨意,赵与珞御下不严,致使百姓蒙冤,自今日起降为郡王。”
“呲!”
赵昺的话刚一出口,群臣震惊。
之所以震惊是因为宋初赵大把爵位定为十二级。
(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爵)
最重要的是宋朝爵位是不能世袭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宋朝亲王之后通常不封嗣王,这一点和唐朝是不一样的。唐朝的亲王爵位可以由嫡长子继承,继承爵位的时候由亲王自动降为嗣王。
嗣王这个爵位理论上可以无限制的继承下去。亲王的其他儿子则封为郡公,甚至是国公。
唐、宋的王爷只封不建,也就是说并没有汉朝那样实际意义上的封地。
虽然宋朝也规定了亲王之子承嫡者封嗣王,但这条规定又形同虚设。
实际情况是,皇子封王后,王爵仅止其身,而子孙无问嫡庶,以嫡长子一人封公。
其余子孙不过是承荫入仕,为环卫官。
所谓的“环卫官”其实就是武散官而已。说白了就是无职无权的存在,可以理解为一种级别待遇。
(有职有权的为“职事官”即“差遣”,前文第156章介绍过。)
宋朝封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是开国皇帝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在太祖朝都没有被封王。
到了公元976年赵二时期,太祖皇帝的嫡长子赵德昭才被封为武功郡王。
而且仅仅是个郡王,王爵中最低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