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阳陵(2)

许多年前,他还不是要承继家业的柳永,而是流连烟花之地的柳三郎,写得一手好词,朝廷首次开科取士,却被人在广武帝面前参了他的一句:“且去低吟浅唱,何要浮名”而落了皇榜。被迫重新捡起了家传旧业,在祖父和父兄相继亡故之后,撑起了柳家。

那时的他也还不是九五之尊,只是齐王殿下,少有议论国政,琴棋书画皆是一绝,一支画笔更是勾勒了俗世万千姿态。自然也没少同长安城里第一风流的“奉旨填词柳三郎”结下情谊。

只是命运从来由不得人,一人做了工部侍郎,笔不再写词,而换成了宫殿楼阙的监造之图。一人也不再作画,做起了天下万民的共主。

阳陵山上,这些旧时因果,倒都与长眠在此的先帝有关。

在这个少时密友,如今臣子的柳永领路下,杨景将这阳陵里里外外逛了个遍,直到夜里仍是不倦,又诏他来谈了谈福地的事。还格外恩赐,让柳永睡在了寝殿之外的偏房里面。

永文六年旦月二十二日,阳陵山上,天日开始阴沉,雪已经慢慢消解,隐隐有初春的模样。

杨景身穿天子九冕,在阳陵下宫的主殿之外祭祀天地。与此同时,长安城外的太子杨智也在祭祀天地。冥冥之中,大宁天意的传承归属就好似历经三世。

祭天之礼毕,午时一刻,大行皇太后的灵柩开始在身着素衣的礼官,和自己子孙的护送下走进那最终的归宿:阳陵玄宫

为首正中的,毫无例外是永文帝杨景,两侧依次是韩王杨建,晋王杨吉,湘王杨恒和淮南王杨羽。

按着礼数,杨羽是杨威几兄弟同辈,还只是郡王,不该在这最前,可因为杨景的执意如此,礼官也不敢多言天子家事。

沿神道而上,是八大国公的石像,各持兵器,肃穆而立于两侧,杨宸倒也不是第一次见过。

只是不知为何那十八年前就因谋反被株连九族的赵康石像还在那里,三年前伙同鲁王杨焱谋反的太尉周德也是仍在。

玄宫大门之前,更是有仿大奉太宗昭陵六骏而勒石所刻的阳陵骏马图。若无意外,今日之后,这些就会随着石门闭合,永远的沉睡在这山中的地下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