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哈哈大笑起来,摸着郑成功的头说:“哈哈,原来如此。那好,朕带你去看看外面的热闹吧。”说着,便站起身来,抱着郑成功走到窗边。
要是自己不去抱着郑成功,这个五岁的孩子就和老僧入定一样,别人看窗外的风景,他就看自己眼前的那面墙。
哪怕是身高不够,他也不会踮起脚尖,去试着自己看看窗外。
崇祯指着街道上热闹的明交会现场,问道。
“成功啊,你说说,在你看来,朕费尽心思举办的第一届明交会,像个什么样子?”
郑成功看着下面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群,眼睛里多了一点孩童的兴奋和高兴,小娃娃脱口而出一句话。
“义父,儿臣看来这挺像福建中左所那里的市集,都是买东西的和卖东西的。”
听到这句话,崇祯皇帝心中暗喜,他要的就是这个回答。
“好孩子,说得对。朕想要的不外乎是大明各地都是这样热闹的集市。”
然而,大臣们却沉默不语,他们的表情各异,有的面无表情,有的若有所思。
在他们心里,士农工商,重农抑商的国策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商人对于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来说,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动荡。
因为商人具有活力和不确定性,难以被统治者完全掌控。
相比之下,农民更容易管理,可以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分守己。
因此,大臣们并不喜欢商业过于发达,变数过多的社会模式。
这一点和崇祯皇帝有着本质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