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长名叫魏国松,标准的陕北老卒,擅使长枪。因此,他组织一队训练,便以长枪为主。
魏国松资历老,见丹初说话不客气,便回怼道:
“此马家长枪也,承于杨家梨花枪,奇正虚实,进锐退速,不动如山,动如雷震。若说马家长枪不管用,那么依协台高见,什么枪法管用呢?”
魏国松枪法一绝,丹初并没把握胜他。不过,那名老兵的枪法确有漏洞,丹初已有破他之策,便说道:
“兵法曰,‘单手一枪,谓之孤注,此杨家枪之弊也,学者为所误甚多’。我不擅使长枪,却也想与这位老兵切磋切磋,如何?”
老卒不敢答应,魏国松却没有顾虑,说道:“老毕,你和协台切磋切磋,手上注意轻重。”
两人各执一根长棍,权当长枪,各离五丈远。一队的官兵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围观过来。
一个是百战之余的老兵,一个是年轻气盛的协台,对阵长枪,孰胜孰败?
在众人的注视下,两人握紧长枪,步步逼近,脚下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真要临阵实战,不外乎求快求狠,花架子是要不得的。
“咣啷”一声,枪杆相交,格挡开去。老兵收住步子,打算收回长枪再战。
丹初却向前急趋几步,两手合力收缩枪杆,双手改握枪杆前端,倏忽间离老兵仅剩一步之遥。
高手过招,一招就能分出输赢。老兵还要躲避,却听魏国松说道:“好了,停吧。老毕,你已经输了。”
他转身对丹初说道:“协台,您的枪法出人意料,国松佩服。”
众多官兵不明所以,一脸错愕。
魏国松解释道:“若是真枪实战,协台的枪尖已经近在咫尺,老毕的枪尖还在五步以外。长枪以枪尖取胜,不以枪杆取胜,故协台必胜。”
众人恍然大悟,对丹初敬畏有加。
丹初淡然一笑,说道:“戚武毅早就说过,长器必要短用。长枪架手易老,若不知短用之法,反被长所误。我年轻,不像诸君这样久经战阵,只不过多读了几本书,从书本中有所领悟而已。”
看魏国松还是有点不服,丹初有意压折他,说道:“三队有一哨长,擅使藤牌,是栗木岭之战的大功臣。以藤牌破长枪,古已有之,今日不妨让他一试。”
何国驹手持藤牌,受命来到一队。
军士们见他一副瑶人模样,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