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信道不倦,多智之士,虽有邪心,犹志是非。见上勤勤,亦不敢不为也。
则无不治。
如此国以治也。”
又解说道:“使智者不敢为,指的是君上若信道不倦,心智多奸的人就算有心乱来,也要看君上的脸色行事。他们看见君上信道勤俭,哪里还敢乱来呢?
如此,国家就哪有治理不好的呢!”
接着他说道:“所以说人要身心双修才行!小到个人做好自己,得以精气饱满。大到可以上行下效,使国家得以治理好!
这就是祖天师所倡之道!”
然后,他又看着我说道:“据说你读《道德经》甚有心得,不知你对祖天师所注的这些内容有何看法?”
我要过书来,再仔细地看了一遍上述内容,思忖片刻后说道:“祖天师太刻意地从“个人修炼”的角度去理解老子所说的这些内容了!
老子所言,仅指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也。
就是要把社会治理落到实处,以发展民生为主,让人民吃得饱、穿得暖、过得好,并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才是对头的!
而“使民不争,使智者不敢为”也是基于此才行的!并非指人人皆要修炼得“道”!也不是指要信道!
道是你信不信它,它都会自然运行着而决定着一切的发展结果的。
只有倒行逆施,才会动乱一切!
道也非真气,并不实腹!食物才实腹!
道是天地运行的基本准则。循道行事,必得正果而使天下大治而已!
个人信道,与天下大治无关!”
清风一听,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也疑惑于此呢!但老子《道德经》中第一章就说世间存有大道,却不指明何为大道。而紧接着就说这治理社会的事,就是这个原因吗?”
我点了下头,说道:“以我从老子写《道德经》的创作意图来看,他是要倡导“圣人之治”的。
也就是说,他认为治理社会的根本之道是要发展好生产,使人民过好日子,各自安好。如此形成一个无争而又欣欣向荣的社会,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故而,老子通本《道德经》,皆把“无争”奉为上上之策!”
清风听我说得似乎更要贴合《道德经》原文些,便激动地又去找起道德经来,翻到第二章,问我:“你能不能把二、三章内容依原文逐一解说一下呢?”
他这也太有点儿难为我了嘛!我虽有些无奈,但还是勉为其难地说道:“那我试试吧!”
于是,我翻开《道德经》,把第二、三章逐句仔细看了遍。边看边飞快地想着老子所说这些之间的逻辑联系。
过一会儿后,已基本上了然于胸了,便开始逐句逐字地向清风解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