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又接着讲下一章: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前面描述了“道”的内涵(无)和表现(有)以及如何去把握领悟“道”,此章就介绍“古之善为道者”(执政时)的形象与体现出的修养。
老子并不认为人可以得道,人不能驾驭“道”来为所欲为!特别是政治上,那反而是违背“道”而搞一言堂或犯教条主义。
古人对“道”的理念也不可等同于科学知识或科学规律而言。更趋向于“道”是一种“合理”的运作方式。更像大家都认可都可接受的潜在共识。当然,推广到世界观层面上就是万物都潜在遵守的运作方式。人只可能使自己的行为更符合“道”而已。这种行为就是老子所说的“德行”。
故老子此处只称古之贤者为“善为道者”(善于做符合道的事的人,即有德之人)而不说成“得道者”。
由此看来,那些欲穷究天理冥思苦想而求得道的修炼者,反而算是走了歧途,有点儿缘木求鱼之嫌。
明朝就有个皇帝迷恋修道,40年不理朝政。当然,他只算是求长生,并非为了做好社会事务。
至少可以说,老子所说的保持虚静无非不过强调静心自省而绝非要别人去修仙。
至于道家的保健养身术之类的,明显不在老子《道德经》要说的范畴。
所以老子此章描绘“古之善为道者”的表现和形象,是希望统治者能具备不专横自满,要谦虚谨慎、憝厚平朴。
我还是逐一细说下嘛。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很简单,就是说善为道者博大精深,思考问题玄妙深奥,让人看不透。
从这句叙述可以看出,连老子他也没认为自己属于那种“善为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