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急切的清风

大道正途 天民思想 681 字 6个月前

清风现在听我讲《道德经》算是越来越注重感悟了。越是这样,他就越上瘾!

大道不会废弛,也可以指这种情况吧!其实我又何尚不是!越研究这《道德经》越觉得有研究头,只是我想得要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的现状些,也便更深入了些。

清风感叹完后,又望着我说道:“小颜啊!你的进步的确今人刮目相看。就拿你习成的这雷符,估计已可独步天下,无人敢欺了!

只是符箓一道,得承神灵之恩。偶有请求,神灵普惠修炼之人,或许不吝法力,予以相助。但若使得太勤了,弄得神灵也不大愿助力了,那就或有不灵了!

所以,仅凭符箓,未必保险!其它功课,也得精通才行!

而几个月之后,你可要带队到青城山参加我青城派选秀呢!所以不光自己修炼不能落下,还得去兼顾师兄弟们。

时间紧,任务还是比较重的。而这么一来,你跟我讲这《道德经》的时间就不多呢!赶紧!赶紧!还讲点!你这么久了才讲到二十几章而已!”

他方才还嘴上说“不贪”,这下子又“贪”起来了!

不过这种对知晓真理的“贪”,却是大家都认同的。

只有庄子是个异类,他对古人孜孜以求探索大道的做法有些微词,说啥“吾生也有涯,而知亦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讲究个要吃透自己的感悟,而非盲目而泛泛地学习研究。按他那样,还不是与自己不相干的懒得去想的态度!

当然,从反对做书呆子的角度去说,或者讲个学术有专攻,还是对的!

既然清风急切地想了解清楚《道德经》,我也不好藏着掖着的,便又一口气对他继续讲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章老子重提“道”的根本属性,并引出“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后面几章批驳“轻天下”或“取天下”的想法和行为打下铺垫。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是说早于天地产生之前,就有物混然而生成了。那时宇宙是一片寂寥的,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并永不停息地循环运行下去,可以认为那种状态就是天地之母。

老子在这里介绍的是中国古人对宇宙认识的一种猜想,即天地诞生前的鸿蒙状态。

这种猜想有一定的局限性,思维空间只限于古人的视界。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即天地由物质组成,肯定会先产生物质,才会逐渐形成天地。

中国古人把形成物质的原因归结为阴阳二气,根据物质显示出的冷、热或明、暗这两方面特性,认为有两种无形的气互相纠结而演化出万物。这阴阳二气古人把它形象化为太极图案的阴阳鱼。这个就是他们所说的“道”。

当然,“道”的命名从此处看很显然就是老子给出的,也从而确立了中国的道家及道学。

事实上道学思想及其阴阳五行学说等肯定远早于老子之前就已诞生并形成了系统理论,只是说在此之前并没有明确命名而已。

老子虽对其进行了命名,但从整部《道德经》来看,并没有真正去讨论那些玄学理论,仅以此来突显事物发生发展变化有其根本所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