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2 见微知著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2267 字 3个月前

蜀中地处群山环绕之中,地理位置非常闭塞,但也并非与外界完全没有任何的交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也终归是有道路可以通行的。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张嘴便可以讲出金牛道、米仓道等等让人耳熟能详的蜀道名称,并且滔滔不绝的讲解这些道路上曾经所发生的波澜壮阔的战争故事。

地处巴蜀东北的洋巴道相对前几条蜀道名气稍逊,但其另一个名称却是耳熟能详,即就是到了唐代时期兴旺起来的荔枝道。

《晋书》宣帝纪有载帝自西城斫山开道,讲的是司马懿开路伐蜀,西城即就是后世的安康。李迁哲每每出入蜀中,便是循此道路翻越大巴山而入蜀,而这条道路也是安康地区与巴蜀进行交流的主要通道。

当然,这个年代是没有长安的贵人们不惜代价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只为吃上一颗来自涪陵的荔枝,因此这些崎岖的道路还没有被冠以荔枝道之名。

只不过在巴蜀之间的小范围内,已经逐渐流行起一个霜糖道的新名称,虽然这对后世人而言不如荔枝道那么听来就让人感觉垂涎欲滴且不乏香艳联想,但在今时的巴蜀人心目中,还是感觉霜糖道要更加的香甜诱人!

洁白如霜雪、晶莹无暇、甘甜可口的霜糖,试问谁不喜爱?谁不沉迷?

大巴山南北山麓之间生活着大量的巴人蛮部,这些蛮部开化程度有深有浅、各不相同,在这山野之间各自占领着一片领地并努力的生存发展着。

就连山南名族的安康李氏,其实也有一部分巴人血统,但是随着其宗族越发壮大,也越来越少提及这一族源,只不过同这些山野之间的蛮部还存在着或深或浅的联系。

早年间北魏还未崩溃时,曾经与南梁竞争着巴蜀之间的这一片空间。除了直接投入兵力进行攻伐对抗之外,还会羁縻拉拢这些山野之间的蛮部为己方所用,手段应用最多的便是设立羁縻州郡,委任那些蛮酋担任州郡长官。

这对一个政权而言自是惠而不费,反正这些羁縻州郡的官职也只会在其领地之内起效,蛮酋们离开了他们各自领地,那可就由不得他们了。而那些蛮酋们也乐得接受这样的拉拢,这也是他们获得地区声望的一种方式。

因此这一片山野在外界虽然一名不文,但是如果走入那些蛮部当中稍作了解,便会诧异的发现那些蛮酋们各自都拥有南梁或者北魏封授的刺史、将军号,甚至于封爵。当然,也免不了会有长袖善舞的蛮酋兼有两国的官爵。

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南梁夺取了汉中之后,巴蜀拥有了汉中山南这一地域保障,内部形势才稳定下来。各种羁縻官职的封授频率也大大的降低,蛮人们的好日子也渐渐的到了头。

不过随着汉中失守,过去的氛围便逐渐恢复了。

魏国势力再次进入汉中地区,这些山野蛮部们便也再次过上了左右逢源的日子。只不过如今的魏国作风较之往年有所不同,话虽然说的好听,但落在实际上的赏赐却非常的寒酸,这自然让蛮人们提不起兴致来。

魏国很小气,坐镇蜀中的南梁武陵王同样也不大方,而且还接连下达征令征召诸蛮部丁壮,有的山外蛮部甚至族中丁壮被征调一空,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就连生计都无以为继,看着就让人心酸。

所以其他一些尚未遭受波及或者波及仍浅的蛮部们一边感慨着,一边将丁壮大量流失的部落领地给兼并过来。

这些蛮人部落虽然并不属于社会主流组成部分,但是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很难不受外界大势的影响。每一次外界形势的变化,也会给他们的生存秩序带来一次改变。

一些抵抗风险能力较小的蛮部会无可避免的消亡,侥幸存活的部落则就只能通过一次次的掠取兼并来壮大自我,从而在一次次的危险冲击当中生存下来。

李迁哲这几年一直忙于李大将军所交代的任务,偶有归家也只是路过,稍作休息之后便就要奔赴沔北或者南下巴蜀,对于家中事务的发展比较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