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终难破千丝成绊

云间草 白若遗 3203 字 6个月前

打开车门之前,司机居然还摸了摸何朵的手。

何朵爽朗地笑着告别,心里掉了一地鸡皮疙瘩。

“和英国相比,迪拜的民风属实有些彪悍呀!”她默默感慨道。

酒店有工作人员层层把守,总算安全了很多。何朵预定的是带厨房客厅的套房,舒适度不错。一番折腾安定下来后,才开始就地约伴驴友。有了之前的出租车经历,何朵不再敢一个人出门,就这样操着一口生涩的英文,咿咿呀呀混了两天,除了吃睡就是周边散步,最远也就逛了逛迪拜MALL。第三天开始,两个中国驴友相继抵达酒店。人一多,何朵瞬间胆大起来。

同样是三个人,但脾气秉性远不如两年前在英国时遇到的那两位和谐,不过也勉强能凑成一个班子。传说中迪拜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各种蒙了厚厚灰尘无人认领的豪车,这件事经过三人的实地考察,明确被画上了否定号。

因为这里是沙漠地带,车辆多以SUV车型为主,石油也极其便宜,所以三人租了一辆越野车,在迪拜境内逛了两天,把几个比较经典的景点:帆船酒店、亚特兰蒂斯酒店和迪拜塔逛了逛。期间在男驴友的引荐下,三人和在迪拜工作的几个中国同胞惊喜会面。

异国遇同胞,气氛甚是浓烈亲热,众人在Emirates Mall黎巴嫩雪景餐厅举办了温馨丰富的小派对,唱歌吃饭聊天,结束后又热情邀请何朵等人一起看电影。只是电影字幕全程都是阿拉伯语,配音也都是地道的英文。何朵自是听不大懂,全程由一旁的大哥热情讲解,配合自己对荧幕的角色表演,将就理解了七八成。

反正看不看得懂只是其次,重要的还是这份沉浸式的异国观影体验。和这些亲切的中国同胞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古通今,吃喝消费已经不是众人会纠结的事情,身边服务的也都是热情的外国人。

国强则民强的事实,让这些海外的游子尤其感受深刻。

迪拜旅行的最后两天,三人驱车穿越沙漠大道,跑到隔壁的阿布扎比,重点把卢浮宫博物馆、全世界最豪华的谢赫扎伊德大清真寺和Emirates Palace皇宫酒店逛了逛,又返回迪拜陪同女驴友玩了把高空跳伞,不过何朵担任的角色是在地面拍照。

最后一天,在男队友的热烈坚持下,三人起了个大早,搭乘提前预约好的小巴,抵达着名的迪拜冲沙区域。血红的沙漠舒展在炙热的骄阳下,绘制出辽阔又强烈的高饱和景观,游人无论站在哪里,都是一副绝美的风景。

三人被安排着坐上了一个据说叫“法拉利”的越野车,司机事先把轮胎的气排掉一部分后,便缓缓开入沙漠腹地。何朵正寻思着这“冲沙”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时,司机突然加速,不要命的冲下沙丘,吓的何朵和另外一个妹子女鬼般厉声尖叫。越是如此,这司机越发得到鼓励似的,变本加厉地忽快忽慢。越是到沙丘的下坡地带,越是亡命般加速下冲。几个人在车里跌跌撞撞地哭爹喊娘,又笑又怕,表情丰富之程度创造了人生之最。

“我去,冲沙,像我等这种老年人,还是慎入啊!”夜幕降临时,三个人和其他游客们一起汇聚在用餐营地时,心有余悸地说道。

冲沙是迪拜之行的最后一站。第二天中午,三人酒店结账后,一同乘机飞往三千里之外的神迷神秘之都——埃及开罗。

刚抵达开罗,原本并不坚固的三人旅行团就正式解散。男驴友早就受够了何朵和另外一个女孩的无聊古板,一落地就不见了踪影,再次联系时已经和一群当地埃及人喝酒跳舞混到了一起。而女驴友由于男朋友的再三呼吁,终于放弃了这场国外旅行,在酒店里没睡完一个囫囵觉就大半夜匆匆赶往机场。

何朵再次成为被抛弃的孤家寡人,落寞彷徨地纠结了半宿。极度的不甘让她最终决定继续深度游玩,大不了重新约驴友。

好在和迪拜的高消费相比,埃及的花销实在便宜到让人膨胀。即便住在开罗最有名最豪华的Marriott Mena House Hotel,即便临时失去了拼房的队友,实际金额为一千多元/天人民币的住宿,对何朵来说也可以接受。毕竟以她的英文水平,出门在外稍有不慎就会容易被坑,尤其在埃及这个脏乱差小偷又多的城市,还是安全第一最重要。

由于约伴太过临时,时间和行程能高度重合的驴友并不多。何朵一个人战战兢兢地逛完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旁边的小镇后,第二天傍晚才约到了从不同城市过来的三个驴友。开罗以脏乱差着称,但何朵居住的这座皇家酒店,服务设备和景观陈设简直是安逸的不够真实。和外界相比,真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原本驴友们只是来酒店汇合讨论行程,结果看到如此豪华大气的酒店,纷纷决定留下来共进晚餐。

三个驴友把何朵拉进了一个临时组建的沙漠旅行群,里面还有另外七八个人,都是之前就陆续凑到一起的。有临时约炮的情侣,有三三两两的闺蜜、同学、退休职员等。到了出发的日子,何朵按要求凌晨五点就等在指定的地方,在满面尘灰灯光昏暗的车站站牌边紧张徘徊了一个小时,才等到缓缓驶来的小巴。

小巴车的司机和导游都是会说中文的当地人,办事非常妥帖。车子驶离开罗不久便开进了沙漠,到中午时分停在了驻点民居门口。民居用石块垒成,外面砌上整齐的泥土,看起来简单清爽,并颇具古朴气息。院子里用竹木搭了几个简易的凉棚,角落里栽种着沙漠独有的绿植,既有特色又干净考究。更让人惊喜的是,导游居然还给众人安排了中国最特色的菜肴——番茄炒蛋。虽然炒成了糊糊,冒着焦味,卷在手抓饼里吃的时候还很容易挤出来,众人也依然连连称赞。开饭没几分钟,这道菜就成了最先被舔舐干净的宠儿。

稍事休息后,众人在导游的安排下分成三波,换乘三个SUV继续前行,穿越经典的黑沙漠。期间何朵见识到了从地下100——1000米深处抽出来的地热水,被居民引入家中后,再从家里修筑好的水渠流出到屋外的草地。干涸的大沙漠里,只有这一处的屋舍周边骄傲地树立着几棵不知名的大树,脚下由密到疏生长着的野草灌木逐渐延伸到几十米开外。

石块和泥土砌成的屋子里铺满了粗糙的布席,供来往客人落座。而水流经过的水渠就这样长一条短一条地穿插在地面,如同大小不一的疤痕歪歪斜斜嵌落在屋中。坐在布席上,腿脚放在水渠里,流水从脚面上流淌过去,异常凉爽沁肤。彼时导游招呼着主人搬来两盆切好的大西瓜,众人便东倒西歪地坐在水槽边,和嗡嗡乱飞的苍蝇一起快速争抢着吞食。有些素质低的人干脆把西瓜子也吐到水槽里,弄得何朵不甘愿地把脚挪了出来。

在阿拉伯,随处可见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屋子的男主人招待完众人后,就独自坐在远处台子上闭目诵经。说是台子,其实就是一个立起来的塑料纸箱,这也是屋子里除了给众人放西瓜的长条桌外,最后一个家具。尤其令何朵印象深刻的,是屋子里那个全程静静关注着她们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