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设计第一颗卫星

于是,除了电视相机、红外线扫描仪这些常规设备外,赵阳还在清单上添加了其他先进设备:雷达高度计、磁强计、质子电量计……一项项听起来甚是陌生的配备,都出现在了设计图纸上。

就这样,在赵阳的精心设计下,一颗集成度极高的"种花一号"渐渐成型。

它的体积并不大,却集合了遥感、测量、探测等诸多功能于一身,实力强横恐怖。

设计方案一旦确定,赵阳便立刻开始了分级制造。他将一些相对简单的部件分拨给三机部,自己则着手研制各种关键部件。

首先是卫星外壳。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可得先把钛合金做成球状壳体,再对其进行焊接与机加工打孔。

赵阳将这一重任交给了三机部,只不过将焊接工艺的参数严格控制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记住了,焊缝处一定要做到满焊,否则就会影响气密性。同时,焊渣也要处理彻底,否则残留在里面影响使用寿命。"赵阳一字不漏地叮嘱着身边的工人。

接下来是电池组和供电系统的制造。

这些设备虽然体积不大,关键却在于能量密度和效率。

为此,赵阳特意引进了一些新型正极材料,并反复优化充放电循环,确保电池性能最大化发挥。

"这个镍氢电池系统可是我的得意之作,虽然电量不算大,但循环寿命将超过2万次,足够支撑卫星服役10年了。"赵阳轻轻拍了拍电池组,眼神里满是自豪。

而对于测控和数据传输系统,赵阳更是全程亲力亲为。他首先针对太空环境,优化了收发机电路的抗辐射能力,确保工作的可靠性。

接着又专门设计了一款中继射频头,通过无线中继和存储转发的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地面。

虽然传输率只有100kbps左右,但已经是当时最高水平了。

最难啃的是雷达和光学成像系统。

对赵阳来说,要在如此有限的空间内集成多普勒雷达和高清相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幸亏有系统的加持,他才得以渐入佳境。

"这部光学相机虽然分辨率只有几十米,但已经可以提供优良的地面遥感图像。而这个小型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虽不太高,但作为一个测高仪也是绰绰有余了。"赵阳喃喃自语着,仔细核对着每一项参数。

……

几个月之后,当核心部件陆续制造完成,赵阳便开始了卫星的总装集成阶段。

他打算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让这枚小小的"种花一号"具备强大的多功能性。

首先是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赵阳在机身中部设置了一排紧凑的硬盘阵列,用于存储采集到的各类数据。尽管存储容量只有几十兆字节,但已足以胜任当前的数据处理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赵阳在数据处理单元的设计上颇费一番心思。他采用了模块化布线的思路,将光学、雷达、磁测等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起来,再由专门的运算模块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压缩处理。

"这样一来,不仅能最大化地利用处理器的算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赵阳自豪地对工作人员说。

通信遥测系统的设计也是一大工程。除了高效的数据中继之外,赵阳还将告警系统、运行监视等功能融入了进来。如此一来,地面人员就能时刻监控卫星的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并作出预警。

"这套电离层扫描测高仪也是个大家伙。它可以精确锁定卫星的轨道位置,而且实时监视电离层的活动情况,对通信系统进行自适应优化,从而提高信号质量。"赵阳指着这个巨型天线底座,神采飞扬地介绍着。

就在大家惊讶于赵阳的创意之时,他指着光学相机补充道:"我还给这个小家伙装上了一个高灵敏电荷耦合器件,配合大倍率变焦镜头,相机的像素分辨率可以达到70米呢。"

最令人惊讶的,还是赵阳居然在小小的卫星机身上集成了一个合成孔径雷达。这可是当时最先进的测绘雷达啊,凭借独特的合成孔径原理,能够获取比实际天线尺寸更大的探测范围和分辨率。

"这家伙的探测分辨率虽然只有15米左右,但对于地形测绘和科学遥感已经足够了。"赵阳信心满满地说。

眼下最为棘手的,莫过于合成孔径雷达这个"大家伙"了。

它虽然只是一个测高仪,但内在的雷达原理却相当先进。不过,对于赵阳来说,也只是小菜一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