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天下谁不想啊?”朱高煦有些委屈说道。“可谁让咱比大哥生的晚,是个老二呢?”
“大明的皇帝你是不用想了,这次郑和远航你跟着一起去,看上哪块地回来和咱说一声,咱派兵给你打下来,你给咱滚得远远的,别说当皇帝,你当玉帝都没人管你。”
“先说好,国朝附近千里不行,咱前脚走,你后脚就会打起靖难旗号造反。”
朱棣用力的拍了拍朱高煦肩膀,神色认真的望着他说道:“咱不希望从我以后朱家人手上还有亲人的血!”
“至少你和你大哥,你儿子和瞻基这两代不行,多的咱也管不到了,随他们去吧。”
朱高煦猛点头,行吧,总比待在大明这也不成那也不成好。
哼,不是总说我只会打仗不会治国吗?
我去蛮夷之地再造华夏,变夷为夏,立下不世之功,我一定要证明我不比大哥差!
“大孙,过来。”朱棣笑眯眯的看着朱瞻基。
朱瞻基捂着屁股走了过来。朱棣一脚踢去。
“爷爷,我又咋了?”
“没事,这脚你是帮你爹挨的,等会你爹回来你自己去踢一脚。”
“咱刚才说的,你都听见了?”
“你儿子咱管不到,但你最好记得咱刚才说的,不然来日到了幽冥之地咱打死你!”
朱瞻基委屈的点了点头,您就不能留着等我爹回来去踢他吗?
还让我去踢?
我一个儿子敢去打爹吗?
爹,你怎么还不回来?
太庙外守卫着的宫人看见门打开了,太子爷正在招手,连忙跑上前去。
“再去弄几份烧鸡、烧鹅来,太祖爷爷说他在下面和中山王正在喝酒,中山王想吃烧鹅了,快快去。”
宫人呆在原地,木讷的点了点头,又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脸颊两边,又指了指自己的袖子。
朱高炽连忙用衣袖将脸上油水擦掉夸奖道。
“懂事哈!”
“等会我去让陛下将你调到太子府来。”
宫人连忙跪下谢恩,朱高炽连忙让他起来。
“快去,别让太祖和中山王等急了。”
太庙内朱元璋的画像和徐达的灵位不停的抖动,也许是外面风太大了吧。
————
大唐 长安
李世民强忍着头痛,呆呆的望着长孙皇后。
“你……”
“我……”
观音婢也是十八岁为我诞下高明,又生青雀、丽质,所以观音婢也会早早离我而去吗?
长孙皇后笑笑,满是宽慰和安抚。
“陛下,莫急。”
“倒是该趁着天幕言明此事,派人去民间宣讲。”
“何不加入大唐律法?”李世民按着额头问道。
“陛下,多子多福,律法挡不住的。”
“总不能将天下大半之人都判刑吧?”长孙皇后有些无奈的苦笑。
“观音婢,再给朕按一下头吧,头昏脑涨的,竟连这点都忘了。”李世民也是苦笑,是啊,多子多福,生不出儿子就一直生,若是能生出儿子,那就更要一直生了。谁又会在乎女人的性命呢?
————
【洪武十三年,徐皇后随朱棣远赴北平就藩,入主燕王府。燕王府机构庞大,下辖审理所、典膳所、奉伺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等 ,徐皇后井井有条地管理内务,使得宫中上下秩序井然。
正如朱棣在立后册文和诏书里说的那样,“内助藩国二十余年”“嫔于肇封,家政辑宁”。】
【《明史.成祖仁孝徐皇后列传》:靖难兵起,王袭大宁,李景隆乘间进围北平。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备御,多禀命于后。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后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
【明史记载:北京城保卫战中很多决定都是徐皇后做的,并且徐皇后还登上城楼激励守城将士。】
【清朝史书专注于黑明朝,并且清朝时期的女性地位低的不能再低了。】
【反向思维推导,这个故事真的不能再真了。】
————
清 乾隆年间
“什么叫专注于黑明朝?”
“这不是历朝历代的传统吗?”
“再者说朕不是搞了贰臣传吗?”
“朕也是讲仁义道德忠孝廉耻的!”
乾隆有些生气,站起来想要吟诗一首批评后辈狭隘的眼光,太监连忙开始研磨……
一息,二息,三息,十息过去了,乾隆坐下来了。
————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军攻入南京,六月十七日朱棣登基为帝,同年十一月十三日,册立王妃徐氏为皇后。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在册立皇后前特意将洪武时期朱元璋规定的皇后金宝龟纽提升为盘龙纽,立后当日由礼部官员在承天门开读诏书诏告天下,开创了明清两代册立皇后时单独颁诏诏告天下的先河。】
【他可太爱她了。】
【并且在立后册文中提到“济朕艰难,同勤开国”、“朕登大宝,允赖相成”。
又在立后诏书中也提到“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同朕恭勤,保兹天命,君临尔万姓之上”。】
【但在《明太宗实录》中有一段话:后曰:“太子国家之本,诸王藩屏所资,愿择老成端正之士辅养德器 。”
上曰:“此朕所注意也。”又语后曰:“皇考之制,东宫官属率以廷臣兼之,任使专一,则疑隙不生。今凡宫臣之重者,悉择廷臣贤者兼之。”
后曰:“此先朝鉴戒往古之失,诚良法也,虽万世当守而行之。”又曰:“长子仁厚,足为令器,不泰 祖宗矣。二子三子 ,陛下宜早教之,惟陛下留意。”
上曰:“吾亦知之。”】
【《明史》也记载:后尝言汉、赵二王性不顺,官僚宜择廷臣兼署之。】
【徐皇后对朱棣说老大很好,适合当太子。老二老三要好好留意、早早教导。】
【正如李家老三李元吉不怎么样,朱家老三朱高燧只能说比李元吉好一点。
但老二朱高煦你说他造反吧,他是真造反了。
但你说这个人坏到哪里去呢?又没有具体保真的史料可以拿出来佐证。
朱高煦在明实录的形象可能除了亲爱的大侄子朱瞻基,或许还有文人在其中添砖加瓦。
毕竟汉王爷是武人嘛,懂得都懂。】
————
大明 北京
朱瞻基首先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二叔,你先造反的,我不过是在史书删减一下而已。”
“何况不一定是我做的,说不定全是文人搞得,毕竟我也没活太长嘛。”
朱高煦冷冷一笑。
“那大侄儿,看情况很明显我失败了,你会怎么收拾我呢?”
朱瞻基双手叉腰,义正言辞。
“放心,最多囚禁,皇爷爷说了朱家人身上不能再有亲人的血了。”
“富贵肯定没了,但让你平平安安的过完一生肯定没问题。”
“绝对不会让你暴毙而亡。”
嘭,嘭,嘭。
朱棣的无影脚虽迟但到。
“混小子,你点谁呢?”
“你大伯的儿子是寿终正寝,和咱没关系。”
“咱让你乱说!!!”
可怜的朱瞻基有了一对铁臀。
————
大唐 不讲武德的武德年间
“直娘贼,李世民你是不是改史书了。”
“啊,什么叫我不怎么样?”
李元吉气急败坏的大骂,李世民不慌不忙的反问道。
“老三,你整天撺掇大哥和我斗,你敢说你没有等我们两败俱伤,你好坐收渔翁之利的想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