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烧窑

养殖场现阶段进展顺利,就等小猪崽们到来了。

跟廖志祥告别后,林正阳和陆宗勇开始前往砖瓦厂。

砖瓦厂经过这几天的建设,成功建好了一个瓦炉窑,已经可以使用了,所以砖瓦厂决定开始试窑。

林正阳就是去看他们试窑的。

瓦片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当前的时代是常用于室外的房屋屋顶使用的,不像后世那样有多种用途。

而制作它需要的土壤是有学问的,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材料能制作成有不同性质的产品来。

他们村的黏土是红黏土,具有较高的粘性和塑性,是非常理想的建筑材料,能够制作砖块,瓦片,陶器等。

只要制作工艺正确,林正阳对砖瓦厂烧出来瓦片质量很有信心的。

制作方法表面是很简单,选土,和泥,制坯,阴干,入窑煅烧。

但里面还是有很多门道的。

挖出来的土并不能直接拿来就用,里面有些小石头之类的颗粒物,必须滤过之后才能用。

然后是和泥,水的比例要适合,太多了在制坯时会摊掉,太少塑坯会不成形。

瓦坯要在阴凉处自然阴干,不能放太阳下晒,否则瓦坯会干裂。

最后就是入窑煅烧了,可以用煤炭烧,也可以用木材,但是在烧制结束后还要渗水,而这个渗水的过程要慢要有耐心。

渗水这一项技术被称为“浇水转釉”,是自战国时期就拥有的技术,而使用这個技术后烧出来的瓦就会变成青灰色。

在渗水时,如果渗入得过快,就会造成瓦片碎裂,同时也会有瓦窑爆炸的危险。

水如果渗得过慢,就会使瓦片生熟不均匀,影响质量。

等水渗好后,就可能等待窑自然冷却后开窑取瓦了。

当然也可以不渗水,这样烧出来的瓦片就会是红色。

这些步骤下来,烧一次窑要花费十天时间,所以时间成本很重。

当然这都是使用了传统的烧制方式,后世加入机械工具后就可以大大的降低了时间。

林正阳赶到砖瓦厂后,发现那个杂草丛生的小山包变了个样。

一个个简易的木棚建了起来,用来放置要阴干瓦坯。

朝修建的瓦窑走去,他发现大队的干部们大都在,他阿爸和丰田叔也在,砖瓦厂的人员正在把阴干的瓦坯搬进窑里。

已经是搬到了最后阶段了。

当最后一块瓦坯放进窑里后,开始搬燃烧用的木头。

本来在烧窑前是要搞一些仪式的,备上丰盛的祭品、酒菜,放鞭炮,祭拜神灵。

不过大队商议一下后,觉得还是算了,点上三根香,在场的人鞠躬三次祭拜一下就算可以了。

木头全部放进窑里后,砖瓦厂负责人陆宗贤让人用泥和砖封死窑门,确保不留缝隙,再三检查确认无误后,就可以开始点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