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尝试将其加装到飞船船体上,设计成可旋转收放的结构,作为后续紧急性的备用性动力装置。”
小艺将立体投影的模型,随着李少文的思路进行了拆离,呈现出两个模型,一个辰楠的方案,一个李少文思路的方案,两者悬浮在中央,作着对比。
“想法是不错,但是化石能源的存储也会增加整体质量,并且,能源是否充足呢?”
集思广益,辰楠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固然,会有所增加,但这样不仅可用于升空阶段,在后续的降落时,也可以作为额外的缓冲动力,确保届时在不同重力环境下的着路平稳性。”
李少文出于机械方面的天赋,对此作了初步的核算,因此自信的说道这样设计的有利一面。
两人在探讨中不断的交流着思想,反复权衡两种方案的优劣,试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控制室内的氛围热烈而紧张,就如同一场关于科技创新与实践应用的智力风暴,映射出未来他们对生存希望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最后,经过一段时间深入的探讨,以及让小艺进行严谨的模拟演示和运算。
两人的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对于搜寻到的9台火箭动力引擎,选用全部的3台大型,2台小型合计5台动力引擎作为升空阶段的辅助动力装置。
剩余的两台中型和两台小型引擎,合计4台,作为飞船的一体化动力,不做剥离。
这样既避免了飞船升空时的整体质量,也能保证进入太空后紧急机动的动力输出,同样避免了后续未知引力变化的着陆需求。
小艺的模拟计算也证明,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火箭发动机在地球升空阶段的强大推力,更能确保飞船在各种复杂太空环境和星球着陆情境下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小艺同时也指出火箭发动机作为辅助动力,在飞船抵达目的地星球大气层时。
可以通过精准控制其推力输出,实现对飞船降落速度和姿态的精确调整,极大降低了因单一依赖脉冲聚变推进器而导致的降落风险。
并优化了李少文阐述的设计方案:
火箭发动机将采用模块化设计,与飞船主体结构相连的部分采用可拆卸和折叠收纳的技术,确保在不需要时不会增加飞船在太空航行的阻力和质量负担。
并且,届时小艺将作为飞船的大脑,成为飞船的主控系统,星烁将成为飞船的能源核心,让两者进行紧密度联系与深度融合,实现自主判断和智能切换动力来源的功能。
最终,这一决策将显著提升飞船的综合性能和适应能力,使得未来的逃离任务更具可行性和可靠性。
在达成共识后,立即与小艺一起投入到紧张的设计改进和实际施工工作,准备对组建中的飞船,加以实际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