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休整与恢复,李少文、辰楠、贝拉和希姿四人围坐在飞船生活舱的圆桌旁,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桌子上是三维立体设备展现的基地三维机构图,以及小艺汇总的详细探测报告,四人开始了关于如何改造基地,以适应长期生活与后续工作的重要讨论。
李少文首先聚焦在基地上层的科研区改造计划上,他神情严肃,手指在全息投影结构图上划过:“科研区要设立一个完善的维修区,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空间,将收集而来的维修设备与资源,逐渐配备智能协作维修站,材料实验室,精密仪器校验中心。”
他的想法是基于当前需要对飞船的维修,以及后续各种机械设备的例行维护和突发故障,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修理和零件替换,确保长期在外太空的生存和探索不受阻碍。
作为科研知识份子的辰楠,补充道:“科研区的核心功能不应仅限于维修,更要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前期科技院的一些构想,如果能找到相应的一些材料或者突破,或许对我们后续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他顿了顿,继续道:“因此,要考虑飞船推进技术,机甲技术以及武器系统,我们有小艺存在,很多基本上能得以发展进步。毕竟,我们最终,要么追寻伊甸园,要么要返回云霄星,这里没有提供我们呆存一生的支援基础。”
辰楠对这些考虑的比较长远,虽然现在大家的性命得以保存,并且飞船上运载的食物,也能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那是消耗品,维持他们终老的资源,却远远不够。
而最初的构想,也只是在云霄1号上,暂避一段时间,后续还是要依照返回云霄星做足准备,或者搜寻资源,利用科技院验证阶段的一些技术,看能否突破屏障,改善曙光号的动力,实现原有的跃迁。
贝拉虽然还在恢复中,脸色还带有一丝丝苍白,但对于战斗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是否也考虑设立一个训练区,针对体能、外骨骼装甲或者未来机甲的使用进行训练,这也是对于后续应对云霄星碰撞后的未知提前的准备。”
希姿虽小,却也加入了讨论:“我觉得还可以有一个小小的创新工坊,让我们可以动手做一些小发明,或者是练习使用一些简单的维修工具,这样我可以帮大家的忙,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贝拉轻柔希姿的小脑袋,其他人也是笑着附和。经过一轮热烈的讨论,他们将科研区的改造计划细化为几个重要部分:维修区、研发实验室、实战训练区等主要区域。
这样一来,科研区不仅能承担起基地基础设施的维护重任,还将成为推动他们科技发展、增强团队战斗力的核心地带,为他们在后续生存乃至更广阔的宇宙探索之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