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山门中,亦如师兄们所说的那样。山上山下皆是官府的人。
穿着黑灰色衣袍的乡勇站立在各处,他们头戴宽檐上翻的暖帽,布衣外套着一件厚实的皮革护心甲,正中一个大大的“勇”字,腰间持刀,佩弓箭囊,虽看起来勇武,却是精神颇为溃散。
这也就是两江的绿营兵,且属于待遇不错的绿营兵了,若是换了他处,别说这护心甲,怕是连暖帽都不会有,冬季只能在脑袋上缠一圈布条,一来保暖,二来就当统一的帽冠了。
他们站原地东倒西歪,丝毫没有个正经的模样。以至于李道玄觉得自己对上这等清兵,都能一个打十个。
再往山上走,便有不少蓝袍兵卒。其胸口写有兵字,部分还扛着火枪。虽比之山下的勇卒精神些许,可看起怏怏模样,大抵也是抽大烟之辈。
许是如此,在将来才会被八国联军打的节节败退吧。
其实这个时期的朝廷兵力并不匮乏,除了八旗,朝廷还在各地设立了绿营兵,或叫“绿旗营”,沿袭了明朝的兵役制度在全国各地招收适龄男丁入伍,然后根据不同的兵种和职能将其安排在全国各地,甚至京城也有安排。其中驻京的绿营兵主要分布在京师五城巡捕营,而分布在京城以外其他各省的绿营兵则称为“境外绿营”。
这些士兵的胸前都会有一个大字,或“兵”,或“勇”,或“丁”。
“兵”字军隶属于清朝的正规军或常规预备役部队。一旦有战事发生他们就必须随时上战场,当然危险与机遇是并存的,所以待遇上也是远超“勇”和“丁”。
“勇”字兵则是地方政府自行在民间招募的乡勇兵,主要是补充朝廷正规军兵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保境安民,维护地方安定,但是俸禄上就远不如“兵”了。
“丁”字兵的主要职能就是为正规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例如后勤、通讯等,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支不用上战场的后勤保障部队,也属于正规军编制,种类就比较多了,但是大多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儿,搬运粮草辎重什么的,有负责漕运的运丁,有负责管理仓库的库丁、负责盐役的盐丁等,俸禄虽然远远比不上需要上战场的“兵”字军,但是福利好,额外收入多,种地还不用交税。
除此之外还有“卒”,但“卒”字兵和军队没什么关系,他们就是衙门里的衙役,他们隶属于县衙的编制内人员,县老爷升堂,两边站的便就是这些人了。
所以这个时期,非兵戈不利,非火器不足。甚至于在洋务运动之后,清兵的武器并不比洋人差多少,金陵兵器制造厂甚至于还能仿造出马克沁机枪,还能被洋人的打节节败退,非战之罪,乃兵之过也。
李道玄步入宫观前院,就能见到一树,乃是白云观的绝景。刚入门,便被两名黄袍侍卫拦下。
能穿着这黄色“职任马褂”的侍卫,这二者只能是紫禁城的大内侍卫。
李道玄脑海中飘过前世的各种影视剧桥段,这大内侍卫可是皇帝身边的御林军,除了皇帝出行才会跟着,寻常无大事,不会出紫禁城。如今能出现这里,说明白云观中的确是来了贵人。
看来这个贵人,贵不可言,竟有大内侍卫一同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