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第二门生意

(码子中!)

朱棣闻言一怔,这些事情他还真不知道,他将目光看向了自家老三。

朱高燧低着头想了想,锦衣卫要处理的事情其实很多,而他又是锦衣卫头子,所以经过他手的信息也是极多的,其中就包括了民间的物价情况。

他想了想说道:“去年冬天的时候,木炭的价格已经来到了五百文一旦……”

“当然这还是要看天气,越冷的话价格自然越高。今年还没有进入十一月份天气就比去年要冷的多,估计寒冬来临的时候,涨到六七百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六七百文,也只是一炉炭火的价格,对于百姓来说根本用上不。

毕竟实用性太差了。

此话一出,朱棣也是一阵沉默,随着这段时间以来,他已经对民间的物价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六百文大约可以购买将近一石米,足够一个家人食用一个月左右;以猪肉为例,六百文可购买二十斤左右的猪肉,足够一个家庭改善生活;六百文可以购买 二匹到六匹普通棉布,足够制作几套普通的衣服,满足一家人基本的穿着需求;

所以正应了卖炭翁里面的一句话: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朱棣沉默了片刻之后,问道:

“炭火如此……昂贵,不知如果这蜂窝煤进行售卖,陈兄弟准备定价多少?”

朱棣再次询问了这个问题,表明了他想要做蜂窝煤生意。

陈羽一愣,做蜂窝煤生意他不是没有想过,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选择了放弃。

‘盐’是一个国家严格把控的物资,在古时提炼盐不发达的古代来说,盐税也占据了一个国家很重的税收。好在第一次的精盐生意在‘皇权’的加持下,借着赈灾一事才顺利进行下去。

否则按照陈羽的本意,绝对不会支持老朱扩张的道路。

但蜂窝煤一出,效果肯定跟不上精盐。

毕竟相比于蜂窝煤,其实达官显贵们更

(码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