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行礼之后,崇祯在首座上坐下。
“朕找诸位爱卿来,主要是有些想法和诸位聊聊!”
崇祯说完,朝着王承恩点了点头,王承恩拍了拍手,两名小太监抱着一摞子书走了进来,给众人每人发了一本。
书自然是崇祯连夜赶出来的「标点符号规范用法十九讲」。
看着书籍名字,群众满是好奇。
虽然他们不知道符号的具体意思,但标点一词却是有很清晰的记载。
“诸位先看看,等看完了咱们再聊聊!”
群臣慢慢翻看着。
“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然历朝标点繁多,体系全无……”
开篇一大段话,无非就是表达一个意思:别看搞了很多,没啥用,朕要重新制定。
接着就是目录,然后就是具体内容。
第一讲、顿号的使用场合。
顿号主要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某些序次语之后的较小停顿……
第二讲、逗号的使用场合。
……
第十九讲、括号的使用场合。
……
每一种标点符号都有使用场合、错误说明、正确举例等等,以众人的智慧,很容易看懂。
众人慢慢的看着,时不时的发出惊叹之声,偶尔会相互讨论一下。
“陛下,这是哪位大才编写的?此等符号一旦普及,对整个大明的读书人都是一种福音,
即便是学识粗浅的百姓,也能轻易看懂,不用再去分句读,也不会出现误解了!”
“刘大人说的对,这种符号能让读书人事半功倍。”
“是呀,能够帮助人们确切的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