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十年

仙府长生 长亭空省 3257 字 3个月前

“维持目前状态,紫巾军那边,尽量推脱吧。”

这样想着,刘玉合上账目,起身向房门外来走去。

“吱呀”

房门开启又关闭,他沿着阶梯一路向下,很快就来到玉丹堂一楼,脚步没有半点停顿。

“古城前辈”

“东家”

沿途,不管是店员还是顾客,都纷纷行礼问好。

对这位不仅修为高超,而且炼丹造诣超凡脱俗的“传奇人物”,充满敬畏。

尤其是店员,双目中更带有丝丝感激。

玉丹堂的待遇并不差,正是因为“古城前辈”创建了玉丹堂,他们才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与收入。

不需要再和其他散修一样,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不用再冒着危险去执行任务。

所以至少目前来说,大部分店员对带着传奇色彩的刘玉,心中都带有丝丝感激。

感谢古城前辈,让他们有一份稳定工作。

“嗯。”

刘玉面色平静,偶尔才朝眼熟的店员轻轻点头,很快就离开玉丹堂。

出了阁楼来到大街上,一阵阵喧哗声便迎面而来。

叫卖声、争议声、闲聊声、吹牛声......

形形色色的散修,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满人间烟火气,让人宛如置身凡俗市井。

红霞山是四阶灵山,其上灵气对于散修而言,即使不在灵气节点上,都是无比充沛。

能居住在此灵山的修士,算是万千散修中较为优秀的一批,所以修为普遍较高。

筑基修士比比皆是,金丹修士也不罕见。

反而长期居住在此山的炼气修士寥寥无几,一般都是因为办事才会来到红霞山,比如说购买法器丹药或者寻亲访友。

他们不能在此停留太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否则逾期又被巡逻修士发现,则会被罚没不少灵石。

当然如果囊中羞涩,不足以缴纳罚金,也可以用“劳动”抵扣。

作为散修圣地,虽然不像仙城那样有许多条条框框的规则,但最基本的规矩还是有。

比如不能在聚集地内出手,不能在紫霞群山范围内杀人夺宝等等。

正是因为有基本的秩序存在,可以保障最基本的生命安全,紫霞群山才能吸引许多散修前来。

“嗖嗖~”

三道遁光划过长空,直接在红霞坊市中落下,现出其中修为高低不一的几名修士。

这几名修士,修为皆在金丹以上,但或许是因为斗法后不久的缘故,其中两人明显气息不稳脸色苍白。

衣衫上,还沾染点点血迹。

在紫霞群山飞遁不受限制,就算只有炼气中期修为,只用于一件法器也可以自由飞遁,阶级体现不那么明显。

见一连出现三名金丹“前辈”,坊市中的修士纷纷望了过去。

“掌柜的还不出来?”

“这次我们兄弟三人,带来了几件上等货色,你可不能昧着良心杀价!”

遁光径直落在一间收购妖兽材料的店铺前,其中一人大声朝店内大喊道。

说完不理会旁人各色的目光,三人直接步入店中,身影很快消失不见。

“看样子,又是一队去边境猎妖的修士。”

收回目光,刘玉闪过这个念头。

“随着灵武城之战结束,人妖两族关系愈发紧张,摩擦日益增多。”

“不止是安南六洲,西漠、东荒、北原三面,边境盘踞妖修妖兽也与日俱增。”

“这样下去,人妖大战不是没有爆发的可能。”

他默默想道。

随着上古时代的落幕,上古万族也逐渐没落,渐渐销声匿迹。

要么偏安一隅,要么直接灭绝。

天地间,只剩下两个大族——“人”与“妖”。

两族是唯二的主角,对手也唯有彼此。

百万年过去,人妖对峙的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至今也没有结束的迹象。

总体实力上,人族处于上风。

但相比于妖族,人族内部的勾心斗角更加严重,根本无心再联合起来与妖族硬碰硬。

大乾与圣地的关系,中域与四域的关系,一直都处于十分微妙的状态。

仅凭中域,就足以与整个妖族抗衡,最多稍稍落入下风。

但,还要提防四域关键时刻“拖后腿”,不敢发动与妖族的决战。

毕竟解决妖族这个最大敌手后,四域都担心中域王朝会生出“一统天下”的心思。

现有的世界格局,已经催生出大量既得利益的圣地、宗门、世家,他们当然不愿意头顶再多出一个太上皇。

上古天庭确实极尽辉煌,但绝大多数修士,却都不愿意见到第二个“天庭”出现。

而妖族虽然总体实力上处于下风,但在“王庭”的调和下,要比人族团结许多。

但“妖族”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妖族内部万千种族的利益也不一致。

无论哪个种族,都想自己种族的栖息地,更大更好资源更丰富。

而与人族决战,必然伴随大量死伤,原本高高在上的族群,可能在大战后跌落到下层。

这种情况下,妖族方面也很难下定决心,对人族发动一场全面的决战。

两族内部都有不和,力量很难凝聚到一起,自然很难爆发那种全面的战争,将对方彻彻底底击败。

所以自上古末期形成的格局,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当然,若对方内部发生混乱,另一方绝对会趁机落井下石。

如今的北原与天南,就是人族趁着妖族内乱,一点点开辟出来的。

而天南一点点被蚕食,也是妖族趁着人族王朝更迭的空档,趁虚而入的结果。

不过这些,都远远算不上全面战争。

但如今,大乾的统治已经过了最强盛的时期,与圣地的关系貌合神离,中域现有的九十三洲内还有紫巾军、大江会等散修组织揭竿而起。